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4章
作者:陈悟      更新:2025-03-14 12:04      字数:3614
  
  朝起对镜,可见真心,暮归独思,亦守本我。
  饮食起居,皆顺心意,褒贬毁誉,不违初衷。
  以真心待己之身,以诚意怜己之魂,不待他人赏鉴,亦能安然自处,此等赤诚于己,又何须外求他人之赤诚?
  “哎呀!天黑得透透的了!我们别闲聊了,还是赶路要紧,赶路要紧!”思及此处,林杳催促着马儿往前走,目光闪躲,像是要逃避百里昀那过于炽热的眼神,故作轻松地说,“对了,我方才问了禾副将,她说二嫂嫂刚得了风寒,故而看上去疲惫,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二嫂嫂……”
  百里昀静静地听着她絮絮叨叨地讲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意图打破刚刚有些微妙的气氛。
  但他却并未有半分打断她的念头,只是默默地牵紧了缰绳。
  他缓缓地迈着步子向前走去,马蹄和脚步踏在地上发出细软的声响,他目光偶尔落在一旁喋喋不休的林杳身上,笑了笑,眼神中透着无奈。
  如果这样她在他身边能自在安然些,他也愿意陪着她这般假装下去。
  “还有二十来日,便要过年了。”趁着林杳停顿的功夫,他突然发声插话。
  林杳偏头看向他,笑了笑,举起手指头比划:“是呀,第一次在探州过年,很是期待,也不知道除夕那日会不会落雪,算来算去,今年是我们要一起守的第三个岁了吧……”
  百里昀低头笑了笑,都三年了啊……
  她说,赶路要紧。
  可是,来日方长。
  第40章
  “求夫人帮帮我。”
  今日是腊月二十四, 交年。
  夜色渐退,曙光初现,偶有鸟鸣声阵阵, 清脆悦耳。
  不久, 就有人裹紧衣物,踏着嘎吱作响的雪开始了新的一天。
  商贾早市开张, 陈列货物;工匠挥斧持锯, 叮当作响。
  车轮碾过薄冰,与马蹄踏雪之声交织,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来买灶糖勒,灶糖祭灶, 新年来到!”
  州衙官舍书房内的书案上铺展着楹联红纸,雕花窗外斑驳的竹影落入其上,煞是好看。
  百里昀伸出手从笔架上拿下一支毛笔,须臾,他将笔尖探入砚台,饱蘸墨汁后,于楹联红纸上添字。
  笔锋初起, 转折之处,末笔一收, 落下了一句“窗竹影落书案纳余庆。”
  一旁研磨的景从不由得夸赞:“好字!好字!好联!好联!”
  百里昀摇着头笑了笑:“景从呐, 你每年都是这句话。”
  “我这不是没读多少书嘛。”景从悻悻地笑了笑, “见到好看的也就只能夸好看了。”
  “诶诶诶!”景从的余光突然看到了一抹荠荷色的身影, 连忙回过头对百里昀道,“是夫人!”
  百里昀抬头一看, 突然笑了,招呼道:“夫人, 来来来!”
  林杳听到这话,疑惑地走进了书房,狐疑地问:“有事?”
  百里昀闻之,粲然一笑,递笔于她:“下联想不出来了。”
  “求夫人帮帮我。”
  林杳扯了扯嘴角,直截了当:“不,帮。”
  “又耍什么花招吧?”她上下打量着百里昀,“往年楹联都是你写的,倒还是头一回听你说想不出来下联,堂堂进士,怎么可能写不出下联?”
  “没想到在夫人眼中我这么厉害呀?”百里昀求饶似的笑了笑,“没耍什么花招,只是想得夫人墨宝。”
  屋外又开始簌簌落雪,屋内炭盆中木碳燃烧毕波作响。
  林杳有些嫌弃地看了看他,接过毛笔:“好好说话!”
  “遵命。”
  百里昀笑着低声应了句。
  庭院里的青竹在小雪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细语,院中腊梅含苞待放,暗香隐隐浮动。
  景从偷偷瞧着百里昀,不由得心生疑问,公子到底在傻乐什么呢,脸都快笑烂了。
  “院梅香沁酒卮欢稔岁。”随着林杳落笔,百里昀轻声一个字一个字念了出来,“窗竹影落书案纳余庆,院梅香沁酒卮欢稔岁。”
  上联的字雄浑气魄,下联的字娟秀婉约。
  上联是他写的,下联是她写的。
  真好。
  百里昀笑着托起红纸,正想说些什么,栀年却突然前来禀报:“公子,门外有人来寻你,自称青山白云人,是你的同窗,但是这个青山白云人看起来很好相处,像是洒脱自由之人,看着不像书生,倒像是云游的侠客。”
  百里昀心下意外,却还是点点头:“了然。”
  李翩坐在州衙屋檐下,一只手拿着酒葫芦搭在支起的腿上,衣摆已然被雪花打湿,却更添几分洒脱与不羁。
  他轻轻摇晃着酒壶,酒水在壶中荡漾,发出清脆的声响,与雪落瓦檐的韵律相呼应,明亮的眼睛望着远方,眼神中带着一抹淡然与深邃,仿佛穿透这雨帘,看向别的什么。
  “潇夫!”百里昀拐过墙角,看到了这样的一幕,眼睛登时一亮,直接奔了过来。
  李翩拍拍衣服,一跃而起,冲他绽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我就知道是你!”
  “你如何来了?如何知我在此处?”
  “为何秋闱之后便寻不到你了?”
  “这三年,你去了何处?”
  李翩把手中的酒葫芦别回了腰间,拉着百里昀进了州衙:“别急,听我慢慢来和你说。”
  “欸!对了,你已然弱冠,可取字了?”
  “取了,草字子书。”
  李翩是百里昀在隐溪书院的同窗,年长他两岁,是商人之子,却天赋异禀,写出的文章常让夫子叫好,掌院更是巴不得拿上李翩诗作上国子监去让国子监祭酒好好赏鉴一番。
  只是当年秋闱他中了解元之后就再也没见到他人了,再次听到关于他消息的时候还是看到百里愉拿着他的新诗在诵读。
  虽说百里昀已有好些年没见到他了,但却读了他不少诗,如今他已然成为名扬天下的大诗人了,一诗难求,只是行踪不定没人知道他在何处。
  红泥火炉上热着酒,落雪簌簌。
  百里昀回过身来坐到了他对面:“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我这招待不周......”
  李翩蹙眉打断了他:“如何?几年未见,你与我也客套了起来?”
  “还是说,当上了官就也说上官话了?”李翩眯着眼睛揶揄他。
  “你为何不参加春闱?”百里昀叹着气询问,“以你的才学,必能高中。”
  “生于天地间,心之所向,唯自在逍遥耳。我志在四方,非拘于朝堂之间。故而科场之上,有意无意,皆随心所欲,不求功名,但求无愧于心。”
  “我是惋惜啊!”百里昀摇头,“读书之时,潇夫你的诗作……如今……唉!”
  “有什么可惜的呢?我虽不登仕途,然胸中有丘壑,笔下有乾坤。江湖路远,自有我一番天地。”
  “我仗剑走天涯,看尽世间繁华,写尽天下奇景。此生若能如此,便不负此行矣。”
  李翩宽慰地拍了拍百里昀的肩:“我志不在庙堂,你难道不知道吗?”
  百里昀面上毫无波澜,叹了口气才点点头给李翩桌前的酒盏中倒酒。
  酒水清冽,自壶中出,落入白瓷酒盏中。
  “一点清酒,尝尝。”百里昀把酒盏移给他,“你来探州该不会是特意来看我的吧?”
  “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
  听到这话,李翩爽朗地笑了,娓娓道来:“我在姜陵打算做些生意,探州和西逻离得近,听说西逻总有一些新奇的小玩艺儿,所以我就来探州和西逻看看,在茶楼听说百里知州告破了近来的一桩大案,细问才知道百里知州原是你百里昀啊!”
  百里昀脸上满是意外:“潇夫你变了啊,是你爹不给你银子了吗?”
  在百里昀的印象里,他李翩最是铺张奢靡,一来他家里经商,有的是钱,二来他爹老来得子,只有他这一个独苗,自然是不会拘着他的银两。
  “人都是会变的嘛!”李翩乐呵呵地说,“我也不能一辈子靠我爹不是?”
  “竟还能有此番觉悟。”百里昀打趣他。
  李翩忙向百里昀摆摆手:“我是断然没有这般觉悟的。”
  百里昀失笑:“你有故事?说说看?”
  “自然。”李翩抬起手端起酒盏,“我遇到了一位姑娘,长在泥淖里,却像向阳花一样,永远笑得那么恣意,我看着她,就觉得世间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没有什么痛苦不能过去的。”
  百里昀听着他的描述,脑中浮现的却是林杳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他低笑着摇了摇头,好奇地问:“那姑娘劝你的?”
  “算是吧。”李翩放下酒盏,他向窗外看去,飘雪已止,天空透着薄纱似的蓝,回过头来,他说:“她过得太苦了,我想给她一个家,一个我独身就能撑起的家。”
  言罢,他有些骄傲地挑了挑眉:“若是我这笔赚到了,我就去向她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