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
陈悟 更新:2025-03-14 12:04 字数:3631
想到这里,韩检。
查松年亲缘淡薄,好不容易有了夫人,夫人又早逝,将唯一的孩子出阁后便决绝地走向了变革朝政的深渊,先皇多疑,常以他女儿试探于他,故而他那刚烈的女儿悬梁自缢,行至如今,先皇依然不曾应允他的改革之法。
可是凛王对此改革之法赞不绝口,在查松年面前,这位年轻的皇子抛弃了人前纨绔的作风,反而论起国事来头头是道。
韩检看过查松年所列的改革之法,桩桩件件皆切中要害,实为良策,可先皇中庸,不愿动祖宗之法
查松年不是没对太子抱有过期待,可是太子实在过于良善,良善到有些懦弱,宅心仁厚确实应当是君王该有的,可性情过于宽和柔弱,优柔寡断便不能在晦暗的时代里成为治国理政的明主。
思及此处,韩检却听到查松年缓缓开口:“身为储君,当有雷霆手段,决断乾坤,可太子却常被群臣掣肘,遇事难有主见,于朝堂纷争中摇摆不定,全是怯懦。”
或许在先皇眼里,他已经开创盛世,而太子作为他最爱的孩子,只需要做一个仁君,守天下就可以了。
“品德有余,才具不足,谋略匮乏,难当社稷重任。”韩检摇了摇头,转而问道,“凛王有点是雷霆手段,倘若他对你......”
“对我如何,我无所谓,只要对百姓好,那便是对我好。”查松年淡漠地说。
韩检叹气摇头:“世人皆道你掌天下棋,却无人知你孤身入局。”
......
回到百里府,百里澈和林杳早已在书房等候,见他回来,忙迎上前去。
百里昀将在宫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查松年和韩检的谋划详细告知了林杳。
林杳和百里澈听完,皆是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良久,林杳缓缓道:“如此看来,这查参政与韩相多年来忍辱负重,只为给天下选一位贤明君主,其心可鉴,只是这皇位争夺,犹如万丈深渊,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夫君在这朝堂的洪流之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百里昀点头道:“夫人所言极是,我心中亦是顾虑重重,只是,若真能助凛王登基,开创太平盛世,倒也不枉此生,但我尚且不知凛王究竟是否如他们所言,是位贤明之主。”
林杳沉思片刻道:“凛王方才邀我樽楼相见。”
百里澈又是一愣,百里昀呼吸乱了几分,失声问道:“他寻你做什么!”
“他给了我一份文书,是他对未来治理天下的想法,夫君不妨仔细看看,或许能从中看出一二。”说罢,从袖中取出那份文书递给百里昀。
百里昀松了口气,接过文书,展开细细研读,只见上面所写皆是关于民生、吏治、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之策,条理清晰,见解独到,且处处彰显著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
百里昀越看越心惊,如何也想不到众人口中荒淫无度酒囊饭袋的凛王竟然有此般才能,他心中对凛王的疑虑也渐渐消散。
百里澈在一旁观察着百里昀的神色,见他神色渐渐舒缓,便问道:“子书,这文书如何?”
百里昀放下文书,缓缓道:“单从这文书来看,凛王确实有治国之才,且心怀天下。”
林杳点头道:“就算查参政信不过,韩相应当也是能信的。”
百里昀沉思片刻道:“夫人此言何意?”
林杳应道:“你可还记得我们离京赴探州那日?”
“自然记得”
“那你可还记得熟水摊的孩童?”
“自然也记得。”
“那你可还记得那孩童自称什么?”
“韩相之孙。”
“那你还记得他那日说了些什么话吗?”
“无非是诋毁我的话。”
“也是见了凛王,听了你进宫见闻后今日我才想明白了。”林杳笑道,“六七岁的小儿如何能有一番自己对朝堂诸事的见解?他说出的话,大抵是听家中大人所言学来的,孩童分不清是非,不知真伪,却也会想着显摆,故而就到处乱说,信以为真。”
第55章
“不瞒姑娘,您说的旧友应当是御医林大人吧?”
“夫人的意思是, 那些话确实是韩相所言?”百里昀微微一怔,很快便领悟了她话中的深意。
他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紧紧盯着林杳的眼睛, 似乎想从她的神情中探寻出更多隐藏的信息。
林杳轻轻点了点头, 言简意赅道:“由此可见,韩相先前确实对你颇有微词, 可如今却愿同参政一道重用你, 想来他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非意气用事。”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百里昀又陷入了沉思。
他缓缓踱步到窗边, 望着窗外那片湛蓝天空中悠然飘过的白云,眉头紧锁,内心犹如波涛翻涌。
与此同时,元安城内暗流涌动。
若不细看,这座古老的城池依旧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太子虽懦弱, 但身边也不乏一些忠心耿耿的臣子。
太子李宸得知圣上驾崩后,虽心中慌乱, 但在几位老臣的扶持下, 强装镇定, 试图掌控局面。几日下来, 他已然身心俱疲。
每日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应对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 还要时刻提防着来自暗处的威胁,他只觉得心力交瘁, 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束缚,难以挣脱。
......
这日,林杳正在房中绘画。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的身上,她手持画笔,专注地描绘着眼前的山水景色,灵动的笔触在宣纸上游走,这时,有人进来通传,说有个自称是凛王妃身边丫鬟的人求见。
林杳心中疑惑,停下手中画笔,微微蹙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她放下画笔,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衫,命丫鬟将人带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着淡绿色衣衫的丫鬟走进房内,见到林杳,连忙行礼:“见过百里三夫人,王妃想见您一面,不知夫人可否移步?”
丫鬟说话间,微微低头,声音恭敬而又带着几分急切。
林杳心中疑惑冯三小姐找她所为何事,犹豫片刻后,轻轻点头道:“好,我这就跟你去。”
林杳随着丫鬟来到冯府一处幽静的小院,冯三小姐早已在院内等候,她身着一袭素色长裙,发丝随风轻轻飘动,脸上带着几分焦急与忧虑。
见到林杳,她快步上前拉住林杳的手,神情焦急:“阿杳,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找你来。”
林杳难得见她这副自乱阵脚的模样,于是安抚地拍了拍冯三小姐的手:“三小姐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
冯笛眼中含泪,道:“圣上驾崩,朝局混乱,凛王这些年藏锋,我竟没看出他有夺位的野心,昨夜我偶然路过书房,听到他与几位大臣商议,似乎想挟持太子强行登基。”
林杳心中一惊,没想到凛王竟还有如此打算,她思索片刻,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道:“三小姐,此事确实棘手,只是我也是实在帮不了什么,或许三小姐只是听到了只言片语,揣测错了?”
冯三小姐摇头:“我也宁愿自己听错了,只是若确有其事你夫君能帮,我常听他夸赞百里昀,求你让他帮帮我。”
她紧紧握住林杳的手,眼神中满是哀求,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林杳犹疑着没说话。
冯笛叹了口气,自嘲道:“我不在乎后位 ,也不想在深宫中蹉跎一生,我这辈子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如今朝堂两派,一派拥护太子,一派拥护凛王,我竟没想到他藏锋这么多年,暗中竟能获得这么多拥趸,你或许觉得我自私,可我这一生就只想自私这么一回,我不得不说于百姓而言凛王比太子更适合做明君,可我亦不愿他背上谋权篡位的恶名。”
她有些语无伦次,可她这混乱的话语林杳还是听明白了。
冯笛的意思无非有三,一是凛王适合皇位,二是不想让他为了皇位遗臭万年,三是帮助凛王并非是因为她冯笛想当皇后。
这哪是自私,明晃晃的是无私啊。
世人皆知,凛王不爱正妃,只爱侧妃。
他倒不是滥情,相反,他只有一个正妃一个侧妃,对那侧妃当真是专一。
所以,就算凛王登基称帝,冯笛也不一定会是皇后,甚至会因为后宫争斗被打入冷宫,蹉跎余生。
若是凛王未登基称帝,那么凛王决计是没有本事休弃她这位先皇赐的正妃,就算再不受凛王爱重,她却也还是自由的,还是有尊严的。
可是,就算凛王在冯笛看来不是一个好夫君,但她却清楚地知道对于天下而言他是位好君主。
为了天下的好君主,她愿意舍弃些什么。
比如尊严。
比如自由。
林杳有些动容,又有些不忍:“三小姐,我试试吧。”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