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5章
作者:米花      更新:2025-03-17 14:23      字数:3615
  
  他正欲低头再说些什么,街上突然传来一道清冷的男声——
  「小春。」
  抬头望去,人群之中,花灯招展,赫然站着御史府的二公子,张云淮。
  朱氏育有二子一女,除了不甚长进的大公子张彦礼,整个御史府最得脸的便是二公子。
  他年方十九,少有才名,十四岁进士及得。
  平王登基后为了快速巩固君权,除三年一度的科考外,还进行了一次制科馆选。
  张云淮被保举钦点,直接入翰林庶吉士,至六部观政见习。
  不出意外,将来他会是世家这辈最有能耐的一个,如他祖父一般成为内阁大臣。
  整个张家是将光耀门楣的重责延续在了他身上的。
  二公子生如皎皎明月,无论身处何处,哪怕身后花灯万盏,都掩不住他眉宇间的那抹生动冷光。
  他一向少年老成,是个性子淡,极其严肃之人。
  街上被他唤了一声,我立刻低下头来,快速地走到了他身边。
  他同蒋世子揖礼,不冷不热地寒暄几句,便要告辞。
  蒋霆似笑非笑道:「彦礼兄还在明月楼内,佳人作陪,醉得不省人事,二公子不顺道带他回府?」
  「自然是要带回去的,有劳世子挂念,替兄长谢过了。」
  第19章
  张云淮似乎心情不好。
  大公子被人扶上马车,先行回府,他仅带了一随从,反倒打算从街上步行回家。
  我与那名叫福生的随从,跟在他身后,一路沉默不语。
  已至亥时,街上的人逐渐少了许多,但因节日的缘故,仍显得很热闹,处处张灯结彩,灿若星河。
  我只顾低头走着,不知何时张云淮已经停住了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
  二公子眉眼昳丽,穿了一身织金锦绣袍,青凤裘的披风,身姿高颀,眸光轻轻瞥来,整个人出尘俊美,贵不可言。
  我跟上了他的脚步,继续低头在他身边同行。
  他终于开口,却不是问我为何会出现在明月楼,而是清冷道:「蒋世子此人,并非善类。」
  我轻点了下头。
  他又道:「我原以为,你与她们不同。」
  言语之间,不含半分情绪,亦听不出深意。
  我知道他的意思,他自幼被众星捧月,少年得志,莫说是御史府,便是在京都之中,也是极耀眼的郎君。
  我初到御史府时,曾和二房杜姨娘的娘家侄女杜絮柳同住在西跨院。
  杜姨娘与我姨母郑氏不同,她极其聪明,又貌美风韵,生了一双勾魂的凤眼,最得二老爷的喜欢。
  她还在二夫人的眼皮子底下为二老爷生了个儿子,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一向脾气不好的二夫人,竟一直容忍了她。
  杜姨娘无疑是聪明的,正因这份聪明,她的侄女杜絮柳与我不同,同是府中妾室投奔而来的娘家人,二房的杜姑娘比我高贵多了。
  她生了副鹅蛋脸,身段窈窕,不用做什么女伴读,只需聘聘袅袅地站在杜姨娘身边,人人称她一声「杜姑娘」。
  不像我,御史府的人想起来便叫我一声小春姑娘,更多时候是直接叫我小春,亦或者孙云春。
  我姨母因为此事时常生闷气,有时候还掉泪。
  她道:「你若是早些时候来投奔我,在我还年轻些时,大老爷待我也是不错的……」
  我看着她默默抹泪,安慰了一番,其实心里好笑极了。
  我这傻姨母,还以为我不似杜絮柳那般被人尊重,是因为二房杜姨娘受宠的缘故。
  似乎大家都这么认为。
  连杜絮柳也这么认为。
  至少每次见到二公子张云淮,我如丫鬟一般低眉唤他「二公子」时,杜絮柳总是柔柔地看着他,唤的是「二表哥」。
  她与我真的不同吗?
  被雪覆盖的荒野银装素裹,其实每一条道路在大雪融化后都是泥泞的。
  我们生在土地之上,自降临便扎根在泥里,注定成不了飞檐上亮晶晶的瓦砾。
  可是杜絮柳不明白这个道理,她同她姑姑杜姨娘一样,拼了命地想要破土而出,往屋檐上攀爬,似乎高一点,再高一点,就可以变成一块瓦。
  可她忘了,她的根还在泥里。
  爬得越高,不断拉扯,终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如我们这种人,就该老老实实扎根在土里,不是吗?
  我们应该把根扎得越来越深,如野草般生根发芽,竭尽全力汲取一切,自己长成为一棵大树。
  世家尊卑是刻在骨子里、写在礼法上的。
  我们不可能成为一块瓦,但可以长成大树,枝叶伸展在屋檐同一高度,兴许还有凌空瓦上的机会。
  可是这些,她们都不懂。
  那时杜姑娘还在做梦,梦的是光风霁月的二公子,含羞望去的眼神,滚热的心意,殊不知早就是御史府人尽皆知的笑话。
  她不知道,背地里府内的几位小姐聚在一块儿,谈笑间是如何嘲讽她的。
  「她姑姑不过是个妾,大家叫她一声杜姑娘,她还真往脸上贴金了,竟然称呼二哥为表兄,真是好不知羞。」
  「你们瞧见她看二哥的眼神了吗?想来是得了杜姨娘的真传,一股子的狐骚味。」
  「她莫不是还指望二哥正眼看她?疯了不成?二哥那样的人,她便是做妾也是不够格的。」
  ……
  她们谈论的时候,张宓也在其中,感慨地说了句:「二哥这样的人,倒也不怪她们动了心思。」
  她说的是「她们」。
  杜姑娘之前,府内还有过秦姑娘、李姑娘。
  御史府的大公子,早已娶妻生子,纳了好几个妾,且自诩风雅,酒喝多了与那些官宦子弟互享美妾也是常有的事。
  二房夫人只生了六姑娘一个,二老爷的两个儿子皆为庶子。
  怪就怪在张云淮不仅金贵,还皎如玉树,容姿胜雪。
  据张宓所说,从前在她二哥身边伺候的丫鬟婢子,多有不安分的,心思都用在了别处。
  后来被朱氏狠狠地整治了一番。
  而二公子兴许是看多了她们的做派,骨子里厌恶至极,眸光冷冷瞥去,如寒冰一般,令人生畏。
  他是个端正自持的人,极有主见。
  正因如此,朱氏对他很是放心。
  然而年岁到了他这般,通房也没有一个,又让朱氏操心起来。
  第20章
  朱氏自然是不愿搭理二房之人。
  我不知她是怎样想的,忽有一日,张宓在四下无人处问我:「小春,你觉得我二哥如何?」
  「二公子,自然是极好的人。」
  「你想不想做他的妾?」
  我吓了一跳,抬眸看她:「四姑娘,你莫要乱说。」
  张宓面上含笑:「我悄悄告诉你,母亲前些日子夸你来着,道是整个府里的丫鬟相看了一遍,都不如你老实本分。她说你是个伶俐人儿,有打算收你为我二哥的通房,待日后二哥娶了亲,再抬你为妾……」
  张宓脸上的笑理所当然,似在告诉我,小春你命真好。
  但她万没想到,我不自觉地皱了下眉,开口道:「四姑娘,我不做妾的。」
  笑意凝结在脸上,她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那可是我二哥。」
  心知与她多说无益,我道:「我爹在世时,已经为我定下过婚约。四姑娘,我如今是得张家庇护,暂居而已,有朝一日我是要离开的。」
  张宓睁眼看我,想起来了一般,恍然道:「对,我们竟忘了你是良籍,并非府内下人。」
  那日西院无人处,张宓与我闲谈一阵,转身离开之际,却未曾想到不远之隔的水榭,站着玉树临风的二公子。
  我恍惚觉得他应是听到了我们的话,可他表情那样淡,负手而立,仅投过一个极平静的眼神。
  我不确定他当时听没听到。
  其实他听没听到,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我的心思从未停留在他身上一秒。
  所以花灯节这晚,他看到蒋世子捏了我的脸,开口道:「我原以为,你与她们不同。」
  虽知他是误会了什么,我也未想过解释,只道了句:「二公子,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不同。」
  街上挂满灯笼,各式各样。
  天上月明,圆得好似白玉盘。
  他道:「你说过,你不做妾。」
  顿了顿,又道:「蒋世子定不会娶你。」
  他放慢了脚步,我也放慢了脚步,缓缓地跟着:「世子爷当然不会娶我,二公子放心,小春明白自己的身份,您想说的我都明白。」
  「所以,你今晚为何出来?」
  他没有看我,声色淡淡。我沉默了下,依旧没打算把给张宓送信的事说出来。
  他却像猜到了什么似的,轻笑一声,又对我道:「去给张宓挑一盏花灯吧,免得空手而归。」
  街上挂着很多灯,即将收摊的小贩喜笑颜开地帮我介绍,高悬的是骰子灯、花篮灯,最亮的是走马灯,好看的属宫灯与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