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14章
作者:小睡狸奴      更新:2025-03-18 09:56      字数:3698
  
  绣鞋最终还是被裴璋脱去,踢疼的那只脚由他握在掌中轻揉着。
  “你为何要躲?不然我怎会踢到车壁……”她不满道。
  他语气略显无奈:“我并未躲。”
  阮窈哑然了一下,又恼道:“破诗以后再不许念了。”
  他笑了笑,低声哄劝道:“那便换一首好诗念。”
  “不许再念诗……”
  “那便不念。”
  她还要再说些什么,很快又被裴璋俯身吻住。
  *
  肃州之围已解的好消息,在他们抵达盛乐前便传到了军中。
  霍逸带着三万兵马前去增援,半路就先行派出几队轻骑暗中截下粮草,想方设法断了敌军的重要补给。
  这场鏖战终结于八日之后,残余胡人仗着快马得以脱身,而何启却彻底成了弃子,再无任何倚仗,连同冀州刺史俱被射杀于城楼下。
  这场反叛的结果像是一个笑话,可戍守于肃州的兵马同样伤亡惨重,百姓更不必说。
  江山不论是否易主,首当其冲被碾为泥土的只有平民百姓。纵使反贼伏诛,千千万万条枉死的冤魂也永远回不来了。
  还不等他们与驻守在盛乐城外的大军会合,重云先快马加鞭迎了徐医师过来。
  而徐医师身后,还跟了一名高鼻深目的异族人。他头发是卷曲的棕色,身形颇为高大,且满面愤愤不平,对着重云则更是敢怒不敢言。
  阮窈看到了,扭头疑惑地问裴璋:“他不是胡人吗?怎么会在这里?”
  裴璋若无其事地道:“请他过来为我诊脉而已。”
  见这胡人显是受了逼迫,阮窈忍不住摇头:“他并非自愿,又怎会尽心竭力?”
  “无妨。”裴璋嗓音平静,纤长睫羽掩住了眸色,她瞧不出他到底是什么表情。
  阮窈本想随他一同进帐,重云却忽然上前来:“阮娘子,你的兄长也来了。”
  她闻言眼睛一亮,下意识就想着要去见阮淮。
  裴璋看了一眼等在外头的两名医士,转而摸了摸她的头发:“去吧。”
  “只是莫要走得太远,若是想我了,便回来寻我。”他笑了笑,神色温和。
  阮窈记挂着自己兄长,应了一声,匆匆忙忙跟着兵士离开了。
  第95章 难断并非是爱,也并非是恨
  阮淮伤得不轻,那时卧病在床,只能留在营地里。后来知晓裴璋带着人手去寻阮窈,他恢复一些后又四处打听,才与徐医师一同来寻她。
  二人各自经历一番磨难,好在都没出什么大事。
  阮淮从前厌憎裴璋,然而如今说起来,至少没有再一上来就骂他。
  “明知是陷阱,且兵马也无法带走,他还是按信上所说的位置连夜去寻你。”阮淮神色复杂地盯着阮窈:“何启阴错阳差死在了霍世子手里,而裴璋因为你以身涉险的事也到底瞒不住,这平叛的军功多半是要拱手让人了。”
  阮窈沉默了一会儿,忽地问了句:“世子可知道这件事吗?”
  阮淮颔首,如实道:“世子也万分焦心,战前仍在找人四处搜寻。只是那时军情告急,他必须要领兵去解肃州之困,抽不出手来。”
  阮窈缓缓点了点头,这道理她自是明白的。
  当初霍逸带她骑马出城,连与农夫谈起耕种之事都是十分熟稔。他比任何人都更为渴望结束战乱,边关百姓才可安居乐业。
  “世子是最为关心战事和民生的人,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肃州城破……”
  也只有像裴璋这样的疯子,才会为了留住她,亲手将匕首放入她掌中。也只有他,才会在大战前夕不顾性命,背离军队来救她。
  提及到战事,阮淮皱紧了眉:“肃州之围虽解……盛乐却是难办了。长平王重伤卧病,手下兵马折损也不少,如今竟是原本平叛的大军在城外牵制胡人。”
  阮窈也听说了敌军意欲攻打盛乐的事,只好安慰他道:“阿兄不必过于忧心,世子想来很快就会带兵回盛乐驰援。且胡人数月来败仗不少,气焰早不似从前那般嚣张,未必敢轻举妄动。”
  他神色凝重地点头:“但愿如此。”
  *
  营帐内,裴璋神色平静,缓缓将绒毯重又搭在双腿上。
  多罗摩沉着脸收回手,胡人汉语说得不好,咬字生硬,可任谁也能听出他的没好气:“没得救了,等死……”
  话音未落,重云一言不发抽出佩剑,多罗摩只听耳边嗡的一声响,惊吓之下险些咬破舌头。
  “照实说便是。”
  重云听见裴璋发话,才冷着脸松开剑。
  多罗摩愤愤然看了他一眼,小声道:“这毒没药,寻常人撑不到三年。你这六年用各种法子吊着命,可气神早是耗尽了,神仙也难救。”
  “有解药则另说。不过……”多罗摩冷笑,“七年前那一战,高定城池几乎被你们那位长平王捣毁,药方自此绝迹,杀了我我也变不出。”
  他被带下去之后,重风慢慢在榻前蹲下,还未开口,眼睛已是有点红了。
  “这胡人的话真假难辨,可不论如何,公子应当回到洛阳去。北地过于冷寒,不适宜养病,且回了洛阳,总还能找着未曾请过的良医……
  亲耳听闻医士对自身不久于世的判词,于裴璋而言,并非是头一回了。他示意重云起身,却没有应答他的话,而是若有所思地望向帐帘之外。
  已是小雪时节,今岁却迟迟未落雪。如今再想要回洛阳,时间也早是不够了。
  “我不会回去。”裴璋低垂下眸,因着消瘦,下颌的棱角也愈发分明了。
  贯来的风雅随之消减,且唇边毫无笑意,清隽的眉眼便透出几分凌厉之色。
  相较于留在此处,回洛阳才当真是安然等死。然而此回只能以命相搏,是输是赢,他也不得不仰仗着天意。
  裴璋不顾自己身边脸色苍白的两个侍卫,而是留下徐医师在帐中。
  他沉默了许久,徐医师越发忐忑,手心已然湿透了,才听见他缓声道:“可有何种汤药,一旦咽下,便会使人尽可能不痛苦地快速毙命?”
  裴璋往日出言,总是简明的,并不容人质疑。如今语气温文,竟是带了几分少见的犹豫,似是有何心事,正犹疑不决。
  徐医师心里一惊,几乎以为裴璋是要自戕,猛地仰起头看他。
  榻旁帐幔的暗影投下,恰落于他眉眼间,像是覆了一层阴云。
  被他目光锁住,徐医师忽然又感到几分不寒而栗,不敢再多言,而是深吸口气,低声道:“禀公子……卫胡边境生有一种草,名唤落回,效用便是如此。”
  裴璋漆黑的眼望着他,也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自言自语似的低声说道:“是吗……”
  *
  叛军一事平息之后,裴璋便很少再出现于人前了。
  军队有条不紊地向盛乐进发,除去某些必须由他裁断的军务,剩下的时间,阮窈哪怕只是一刻不在,他也要打发了人来寻她。
  阮淮同样在军中,阮窈时常会去同阿兄待在一处,然后就会见着裴璋的人也跟过来,像木头桩子般杵着等,却也不敢出声催问什么,就眼巴巴瞧着她。
  阮淮见此面色便是不好看,低声拉过她问道:“他可有强迫你?”
  “并不曾有。”阮窈如实说道。
  “我从前随阿爹去洛阳,倒也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时瞧着还是仰之弥高,可如今只觉得此人过于阴冷,与你实在是万分不般配。”阮淮摇了摇头,即使知晓裴璋对阮窈有相救之恩,仍是忍不住去劝妹妹。
  阮窈听完,眨了眨眼,也不禁回忆起头一回见着裴璋的时候。
  那时摘折花枝辛苦制香,想要以此攒些银钱,她时常是忍着怨言在做。后来因为折花而遇上漫天大雪,冻得四肢发麻,便只好缩在存竹楼的檐下避雪。
  天地间一片静谧,他随着茫茫雪色执伞而来,神姿高彻,犹如风尘之外的人。
  她当真没有想过,自己会与他纠缠至深,以至于单单用爱或是恨都无法再说清。
  想及此处,阮窈也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她回去营帐看他的时候,还隔着有段距离,便瞧见裴璋竟也出了帐,
  似是正在道旁等她。
  入冬后的风一日寒过一日,若无必要,他是极少站在外头的。此刻身上披了件深青色的厚重氅衣,一张脸因为寒冷,远远瞧上去也是苍白如玉。
  这半月来,裴璋的身子实在不大好。她依稀记得,去岁冬天他也是病了一大场,然而眼下并非是在洛阳,他整日病恹恹的,自己跟在他身边,自然也欢喜不起来。
  裴璋也望见了她的身影,随后向她走来。阮窈不由加快了步子,待跑到近前,才有些埋怨地说道:“你怎的出来了?”
  裴璋像是并没听出来阮窈话里的怨怪似的,拿黑润润的眼睛望着她,轻声道:“窈娘说好陪我午歇,可醒来之后你便不见了,我自然要来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