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者:
亦可名 更新:2025-03-22 10:28 字数:3445
【挪威的鱼:扶苏本来就是被秦始皇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他又没有培养其他人,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会下令让扶苏死,忍不住阴谋论,扶苏怕是被害死的。】
【李世民:可能性很大。】
【爱新觉罗玄烨:扶苏自杀实在不太合理。】
【朱厚照:你们也这么觉得吧,被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岂会那么脆弱?】
【朱棣:如果真是这样,他就算继承皇位恐怕也无法把国家治理好。】
朱棣刚发完弹幕就遭到了自家父皇的死亡凝视。
朱棣:
【不上朝的酒中仙:可是当时扶苏是和蒙恬在一起的,谁能杀了他?】
【我老朱家:说不定蒙恬被策反了呢?】
【秦王绕柱:要是真被策反了他和他弟怎么可能还会被弄死。】
弹幕上已经开始讨论扶苏之死了,阿苒津津有味的看了一会儿才回答嬴政的问题。
【这就要说到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了。他进行第五次巡游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而且他本来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历史上记载,他每天要处理一石的政务,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0公斤,出门巡游的时候也不忘记处理政务。巡游本身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平时出去旅游都觉得累,更别说他几乎把全国都走了个遍,更是不轻松。】
【加上他为了长生吃了很多丹药,古代的丹药里大都加了重金属,我们现代的人都清楚,这些重金属是有毒的,秦始皇吃了那么多,肯定对身体有伤害。而且传说秦始皇有23个儿子10个女儿说实话有这么多孩子,去后宫的次数肯定不少,也挺伤身体的。】
嬴政:
他脸都绿了,他之前吃的丹药都是有毒的?!
扶苏也是一愣,赶紧宣大夫来给嬴政看看看。
【综合以上这些原因,秦始皇在这个时候身体状况可能已经不太好了。他第五次巡游全国去的地方可不少,最南走到了九嶷山,最东边又去了会稽山和荣成,在他巡视完全国准备回去的时候,在平原津这个地方忽然生了重病,于是他让随行的蒙毅去会稽山祈求神灵让他恢复健康。】
【这里先说说这里随行的都有一些什么人。这一次巡游,秦始皇带了蒙毅、李斯、赵高和胡亥,蒙毅走了之后,就只剩下了李斯、赵高和胡亥三人。有人说,如果这一次蒙毅没有离开,历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蒙毅是秦始皇的亲信,他的哥哥也深受秦始皇的信任,率领三十万将士镇守在北方对付匈奴,蒙家一家人对秦始皇十分忠心,可是剩下的三个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各有各的心思。】
【胡亥,说是对皇位没有兴趣,可是上位之后却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屠了个干净,如果对皇位没有兴趣,何必做这种事情?】
【赵高本来就很有野心,渴望权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往上爬的机会。】
【而李斯,他也同样贪恋权力。以他和蒙家兄弟以及扶苏的关系,假如扶苏继位,他很可能会失去现在的权利和地位。】
【综上所述,秦始皇死前身边没有留一个自己人】
第18章
听到这里,李斯表情一变,立刻抱拳开口:陛下
嬴政一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听下去。
随后转头吩咐侍卫,把赵高控制起来,别让他跑了。
侍卫立刻去抓人。
嬴政想的没错,赵高的确想过要跑。
赵高当然也看到了天幕中的内容的,第一反应是咒骂阿苒,对他来说,阿苒所说的事情都是他未曾做过的事情,却要用这种方式说给始皇听,这是要逼他去死啊,这天幕中的人心也忒黑!
接着他就开始想要怎么才能洗脱这天降的罪名,谋害皇子的罪名他可担不起。
现在事情都还没有发生,说不定还会有一线生机。可是他也清楚,此等大事,始皇绝不会轻拿轻放,他很可能会面临死亡。
但是他又不甘心,他苦心经营这么久,好不容易在这咸阳宫中有一席之地,要是逃走就一切都没了。
然而还不等他做出决定,嬴政派遣的侍卫就已经找到了他。
【秦始皇虽然病得很严重,但是车队还在继续前行,直到行进到沙丘的时候,他已经快不行了,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必须在死前立下下一任继承人。众所周知,秦朝是没有立太子的,也许是秦始皇觉得徐福一定能找到仙药带回来,他是可以千秋万世的,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定下继承人,却没想到他终究等不到那一天,也正是因为他没有立太子这件事,让秦朝早早被推翻。】
【他决定发出遗诏的时候,蒙毅还没能赶回来,他的身边又只有李斯、胡亥和赵高,这些人的心思他很清楚,明白自己如果直接传位给扶苏的话,事情会变得不可控制。所以他选择了传信让扶苏尽快赶回咸阳为他办理后事,这也算是间接表明会传位给扶苏的意思。而且就算没有遗诏,以那个时期的惯例,也是长子继位的。】
【可是问题就出在他死前守着他的人就只有这三个人,而且赵高官职是中车府令兼行玺符令事,秦始皇下达的旨意要由他加盖皇帝的玺印。这还不好办吗?赵高和胡亥本来就是一伙儿的,只要说服李斯让他加入进来,剩下的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赵高玩弄权术是很有一手的,也很懂李斯的弱点,抓住痛点当然是一抓一个准,他们三个的联手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于是秦始皇驾崩前给扶苏的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变成了一封赐死诏书。】
听着阿苒的叙述,秦始皇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没有去看在场的李斯和胡亥,二人却汗如雨下。
【而扶苏又太过耿直,这封赐死诏书送到他面前,他也不确认一下,就自尽而亡。不过这些都是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蒙恬忍不住看向扶苏,倘若陛下真的赐死他,他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尽吗?
扶苏也愣了一下,自己到底会怎么选择。
如果是此时的他,大概不会那么轻易就选择自尽,毕竟他知道他的父皇未曾放弃他,应该会想办法再确认一下。
李斯立刻跪到了地上,陛下,按照后世之人所说,您驾崩之时,只有三人在场,若当真修改了遗诏,又岂会有他人知道?当时真正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本人才清楚,这些也不过是后人推断罢了!
嬴政有多厌恶叛臣李斯是清楚的,一旦嬴政将他认定成叛臣他就真的完了,他必须得为自己辩驳争取机会。
嬴政神色莫辨。
他很清楚,后世知道的历史,都是从有限的记载上拼凑出来的,具体发展他们是不清楚的,但是结果不会错。
不管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扶苏死亡,胡亥继位,大秦毁灭都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
现场的气氛几乎凝固了下来。
嬴政并没有回应李斯的话,而是继续问道。
【嬴政:当时扶苏为何不在咸阳?】
【秦王绕柱:这题我会!扶苏因为政哥焚书坑儒的事情顶撞他,被发配到边疆去了!】
【挪威的鱼:其实不是坑儒,是坑术士啦】
【达令哒哒哒:扶苏还是太轴了。】
【我老朱家:说实话扶苏的形象更像是后世塑造出来跟秦始皇作对的,历史上他是什么样还真不清楚。】
嬴政皱起眉来,焚书坑儒?发配?
【挪威的鱼说的没错,不是焚书坑儒,而是焚书坑术士,前期的记载都是坑术士,后面写历史的不知道怎么的就歪楼了,歪到坑儒上去了,然后就一直沿用了这一说法。】
【坑术士这件事主要源于为秦始皇炼丹的那些术士,当时卢生和候生觉得没办法完成秦始皇的要求,为他练出仙丹,与其留着等死不如卷款潜逃,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活埋了四百多个术士。焚书则是另外一件事情了,这件事也是后世对秦始皇的一大诟病,认为焚书事件导致了思想和文化的断层,失去了很多文化艺术乃至思想上的瑰宝。】
【其实焚书一开始是李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当时的学术风气太过自由,而且每个学派的思想还不一样,不利于六国的融合。而且这些有学识的人还会设置学堂演讲辩论什么的,传播自己的思想,这不利于秦朝的统一和发展,所以建议秦始皇把多余的学说和思想都烧了,只留下医学和农学方面的书。】
【秦始皇觉得挺对的,就同意了这个政策。】
秦始皇不由点了一下头,虽然此时李斯还未提出这件事情,但目前听来,他觉得并无错处。
【不过其实这些书并没有被完全烧掉,秦始皇是留了备份在咸阳宫的,方便自己人查阅,真正断了这些文化的传承的人应该是项羽,毕竟最后是他一把火少了咸阳宫,连带着咸阳宫里储存的书籍也全都烧没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