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72章
作者:亦可名      更新:2025-03-22 10:28      字数:3459
  【刘肇死得早,二十七就死了,那时候他大儿子刘胜才12,小儿子刘隆才百天。】
  【也不知道为啥,东汉皇帝自己活不长,他们的孩子也很难长大,汉和帝也是一样的,生的孩子接二连三的死了,一个都没活下来。这哪儿行啊,这么下去他连个继承者都没有了,所以他就把生下来的孩子全都放到民间去抚养。】
  【直到刘肇死后,邓绥才召回众皇子。】
  【秦王绕柱:养在宫里养不活,养在外面就能养活了?若有所思.jpg】
  【鹅鹅鹅:看多了宫斗剧忍不住阴谋论】
  【我老朱家:东汉皇帝真的都是正常死亡的吗?】
  【根据已有的史料,除了之前说的那两个,其他人都是记录的病故,我们以史料为标准哈。】
  【我老朱家:也是,如果真的是有什么猫腻,后面继承的皇帝没道理啥都不说,说不定是老刘家基因里的问题呢?】
  【秦王绕柱:老刘家明君率挺高的,这部分基因是相当不错,就是不知道健康方面怎么样。】
  直播间里的人跟侦探似的,揪着可疑的点讨论,讨论得老刘家的皇帝都忍不住开始阴谋论了。
  不过他们也知道,作为皇帝本人,他们才是最在意自己的寿命问题的人,没有任何皇帝提出异议,那应该是和阴谋无关。
  【因为大儿子刘胜身上一直有痼疾,所以邓绥选择了小儿子刘隆,然后开启了她临朝称制的人生。】
  【邓绥临朝称制一共十五年,中间换了两任皇帝,让大汉撑过了建国以来最难的十年天灾。而她的哥哥邓骘虽然是外戚且掌权,但是他们没有像窦宪、梁冀、王凤那样把持朝政,而是谨言慎行。】
  【说实话两汉时期,掌权而不把持朝政的他们家是非常难得了。】
  刘肇听到这里若有所思。
  不专权的外戚他还没怎么听过,看样子,邓绥和邓骘把东汉治理的很好。
  【那十年天灾有多难呢?先是四颗陨石坠地,然后37个郡发生大规模水灾。这还不算完,这水灾还不是只发生了一年,而是连续六年。】
  【秦王绕柱:卧槽这也太倒霉了吧?而且还是在她临朝称制的时候,那些人肯定有话说了。】
  【代打刘师傅:还有陨石这种他们没法理解的东西邓绥的压力怕是很大。】
  【你们说的没错,当时她受到的压力非常大。你们以为除了陨石和水灾就算完了?不,还有地震和蝗灾。邓绥执政时间十五年,其中有十三年都在地震,而蝗灾持续了六年。】
  【我老朱家: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秦王绕柱:搁这儿叠buff呢啊陨石+水灾+地震+蝗灾而且一来就是好几年】
  【鹅鹅鹅:那个时候的百姓也太惨了吧】
  【连年灾难也就算了,还有一些封建迷信说是因为邓绥专权造成阴盛阳衰导致的这些天灾,把这些天灾都归罪于邓绥。】
  【秦王绕柱:绝了,他们一有无法理解的就找替罪羊】
  【鹅鹅鹅:古人比较无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水灾旱灾是怎么形成的,对宇宙的探索也太过局限,所以只能把不能理解的事情归咎于玄学。】
  【代打刘师傅:笑死,邓绥要是真的有这个能力,那还不得供起来,哪里旱了就让她去降水,哪里洪涝了,就让她去停雨。】
  被人说无知的古人们愤愤不平。
  尤其是刘向,虽然没有被阿苒点名,但是都说了这件事了,听过他言论的人都知道是他,恼羞成怒道:这些黄口小儿!身为女子不知侍奉丈夫,还妄想与男子平等,竟然还说我等无知!简直岂有此理!
  【嬴政:你们能预测水旱灾害?】
  等嬴政问出这个问题,其他人才从愤怒中回过神来,是啊,后世之人说古人不知水旱灾害形成的原因,难道他们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可以预测灾害?
  【完全预测谈不上,我们有天气预报,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也能通过大气压强等判断未来天气走向,从而推断是否会发生水旱灾害。】
  【秦王绕柱:就是这个天气预报不是那么准,偶尔说不下雨,我不带伞出门被淋成个落汤鸡】
  【不上朝的酒中仙:气温还是比较准的,至少早上起来看一眼,就能知道当天温度多少,穿多少衣服合适,一般不会错。】
  【鹅鹅鹅:现在其实比以前好多啦,还能预测雨的大小,要下多久什么的。】
  看懂弹幕的古人忍不住抽口冷气。
  虽然阿苒说只是能预测一些天气,可是能说准温度,能预测雨大雨小,能下多久,对他们来说也是神仙手段。
  【古代有一些能人观天象也能预测天气变化,只是拥有这样能力的人非常少。咱们现代的话,研究出了各种自然规律,发明了各种科学仪器监测数据,而且培养了大量的气象人才,还有更便利的广播手段,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天气情况。】
  【我们没办法控制气候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气候变化和个人是没有关系的,将某种气候变化或者天象归咎为某一个人的问题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邓绥对当时连年天灾的应对和处理都是非常得当的,当时情况没演变的更坏她占了非常大的功劳。当时刘肇的孩子还很小,就算选择了年纪大的刘胜,他也才十二岁,让他来应对这些变化,能比邓绥做的好吗?】
  【秦王绕柱:那些人属于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了骂娘啊。】
  【我老朱家: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顺变再指点一下江山,太正常了,不管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人。】
  就像阿苒说的那样,成了太后的邓绥,每天面对的压力大到普通人无法想象。
  她临朝称制得到了权力没错,可她也肩负一国人的性命,行差踏错一点,都会让无数人丢掉性命,还会受到万人指责。
  本来太后临朝称制就容易受到非议,在她执政期间又是各种灾害频发,她平时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别人将这些天灾的出现归咎在她身上,说她不该把持大权,好似将一切过错推到她身上,他们就心安理得了一般。
  而她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存,一个不好,就会有更多的人因此死去。
  所有压力叠加在一起,别人又如何能体会?
  有时候她甚至会想,是否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所有的错都在于她?
  不过幸好,还有她的老师班昭在她身边帮忙,否则她可能更难撑下去。
  如今听到后人对她的夸赞和肯定,皇太后邓绥忽然觉得自己所坚持的一切都没有白做,至少有人看到了她的努力。
  另一个时空里,刘肇也忍不住对邓绥产生了怜惜之情,虽然这些事情还未发生。
  他听天幕所说也想过邓绥弄权,可是他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却觉得,邓绥掌权最合适不过。
  首先他死得早,孩子还没能养成,掌权就不说了,他们能不能在政事里做出正确的选择都未可说。指望十几岁的孩子能撑过那连年的天灾是没指望的。
  其次天幕也说了,邓绥临朝称制,邓家却没有专政。
  虽然他清楚不能完全相信外戚,倘若他真的活不过27岁的话,这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让东汉在这场天灾浩劫之中安稳度过,邓绥还做了不少事。】
  【她资助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且在蔡伦研究成功之后,大力推广蔡侯纸。我们都知道,一个新东西发明出来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不知道东西能做什么用途,正是因为邓绥的大力推广,才让纸张和书写那么快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后来我们的主要书写载体。】
  【秦王绕柱:啊,原来蔡伦造纸竟然是在邓绥执政时期发生的啊?】
  【我老朱家:她真的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啊,我觉得她做到这样,已经超过很多皇帝了。】
  【她执政期间可不止有造纸术这一项成果,咱们都知道张衡吧?就是发明地动仪的那个大佬,也是她把张衡请入朝为官的,然后他在那个官位上,发明创造出来了地动仪和候风仪。】
  作者有话说:
  东汉的内容快结束了,接下来会讲唐朝的历史,唐朝的说完之后差不多这文就能结束了,中间会夹杂一些直播间农业方面的东西对这些时空带来的改变,以及知道未来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改变,这方面内容不会太多。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忧患意识◎
  【秦王绕柱:啊这她才是那个穿越的吧?】
  【不上朝的酒中仙:这都几个穿越的了】
  【我老朱家:一次不行,再夸一次,她真的好有远见!】
  【鹅鹅鹅:如果每个朝代都支持科技创造,我们的技术一定能飞速的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