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89章
作者:亦可名      更新:2025-03-22 10:28      字数:3440
  他们信奉佛教,如何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她喃喃自语。
  此时的她还不是那个掌权多年的女皇,虽然聪慧异常,却也还有着一丝天真。
  李治听到了武则天的话,叹了一声:他们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所以僧人中有高僧,亦有六根不净的僧人。
  【除此之外,番僧因为不受汉族道德约束,所以他们会做出一些让汉人不齿的事情,比如说汉人一般不会去盗墓,但是番僧会。】
  【忽必烈时期有个叫做杨琏真迦的番僧,他就喜欢盗墓,他甚至盗了六位宋朝皇帝的墓,把宋理宗的头骨做成了饮器送给忽必烈。】
  宋理宗赵昀脸都绿了。
  不是形容他的心情,而是形容他的状态,他的脸真的绿了。
  他甚至有点想吐,喝了两杯水才缓和下这种生理状态。他一点也不想自己的墓被掘了,也不想自己的头骨被人做成饮器来喝酒
  想到端平入洛失败,现在正在进行的大宋和蒙古之间的战争,赵昀又开始想吐,他咬着牙,本来消沉的他不知从哪儿又冒出了一些血性,这些蛮夷!
  【秦王绕柱:额忽必烈的口味也是真重】
  【我老朱家:这不是口味的问题,密宗就喜欢把人的身体部位做成法器使用之前说的那个人皮唐卡不也是?】
  【out曼:】
  【代打刘师傅:离谱!】
  元朝皇帝的一系列行为几乎是挑战了元之前所有皇帝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宋朝的皇帝。
  刚刚阿苒可是说了,那什么番僧掘了六位宋朝皇帝的陵墓。
  他们还不知道剩下五个陵墓是谁的呢?指不定就是自己的。他们可不想自己死后还不安稳,尸体要被人挖出来做成什么劳什子法器。
  一想到自己死后要被掘墓,赵昀就头大。
  也不知到那帮子还在吵的大臣们听到今天天幕说的这些,又是个什么想法总归被掘了墓的不是他们,恐怕还真没什么想法。
  不过他会让这些人有想法的。
  赵昀缓缓站起身,对身边的人说:传旨,让大臣想们都去想怎么解决蒙古攻打大宋的事。他们想怎么吵都可以,但吵过之后若是还没有个确切的法子打退蒙古,朕先掘了他们的祖坟!
  要被掘就一起被掘!
  讲到这里,阿苒看了一眼时间,发现自己已经讲了两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就到正午了。
  【今天的黑历史咱们就讲到这里,难为你们一大早就来看我直播,我还以为早上不会有多少人呢,下次直播咱们还是在晚上,宝子们下次再见~】
  话音落下,连接现代的网络中断,各个时空的天幕却没有消失。
  【接下来,咱们进入学习时间。】
  【从今天开始,咱们的直播将会在白天进行,主讲人是我们请来的农业方面的教授,他们根据各个位面的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将会给你们系统的进行农业方面的教学。】
  【早上和下午各两节大课,每两节大课的最后都会给各位留下提问的时间,有什么疑惑可以现场提问,咱们教授会进行解答。】
  【朱厚照:早该这样了!】
  和朱厚照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人。
  能通过私信和阿苒所说的客服沟通的人本来就是少数,他们得到了知识还得这里汇总,然后简化成普通人也听得懂的内容,由农官去各个地方教授农民。
  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而如果天幕直接教授,那所有能看到天幕的人,只要他们愿意学,就能学到。
  比他们派人去教效率高得多。
  而且立刻提问立刻回答,要比他们私信问速度快得多。
  虽然主讲人换了,但系统绑定的宿主是阿苒,所以她还必须要入镜,全程跟课。
  主讲的郑教授不愧是知名农业教授,讲起课来那叫一个深入浅出,就连阿苒这个完全的外行听着都觉得很有趣,来来回回的给老教授打下手,又是刨土,又是配肥料,演示给古人看,很是乐在其中。
  因为要讲的内容不止是种植,还有养殖,以及农业工具制作等等,为了防止一整天学一样东西让古人觉得枯燥,到后面还换了老师来继续讲。
  整个课程只在刚开始的磨合阶段出了一些小问题,下午的课程非常顺利。
  课程结束后古人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他们本来担心后人和他们差别太大,可能无法理解,却没想到,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存在一些理解问题,后期反倒是乐在其中了。
  不由觉得这后世之人讲课倒是十分有趣。
  而且听阿苒的说法,这些人也算是相当于大儒一样的存在。
  倘若阿苒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那么忽然出现的团队恐怕就不普通了,说不准就是她那里的朝廷呢?
  不过无所谓了,他们只要知道这件事对他们有益就行。
  在这次直播之后,农业技术'课堂'又直播了几次,每次直播课程相隔的时间都很长。不过间隔时间虽然长,但是这些时间正好可以让他们逐渐理解学到的东西,然后去尝试实践,最终熟练使用。
  与此同时,除了本就处于战乱时期的时空,只要是相对平稳的时期,都开始大力发展农业,若是如刘彻这般想着开疆扩土的皇帝,拿到了世界地图,那势必要到处都去走一遭。
  只要不遇上风暴,能顺利抵达目的地的,都带回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新鲜事物,作物种子更是不少。
  这些东西在本土掀起了热潮,不少稀有的香料甚至卖出了天价。更别说那些看起来就很奇特的工艺品,和各种宝石。
  于是有的时空在确认了航路之后,竟然开启了民间航道。
  就算不是朝廷的人,只要他们有本事够胆量去做生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第87章
  ◎海上贸易◎
  有点儿商业嗅觉的人都能看到,出海一次带回来的东西究竟有多赚,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船员,分到的东西也足以让他们一夜暴富,许多人自然就愿意铤而走险。
  正好朝廷并不限制商队出海,就有不少人看准了商机想要从中牟利。这样一来,海上贸易就活了起来。
  只是出海本来就是很危险的事。
  刨除海上随时可能遇到的风浪,还有一些生活在海上专门靠打劫为生的人,商队出一次海很可能回不来。
  这依然无法阻挡普通人想要一夜暴富的心。
  只是海盗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要是派兵力去清剿,又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让他们开始摇摆不定。
  一些人坚定的选择了继续海上贸易,持续打击海盗。
  一些人则缩了回去,放弃了对海外的探索。
  只是虽然他们放弃了,但是他们获取的东西还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说不定又有哪一任皇帝重新开启了航海贸易。
  至于那些新发现的陆地,是否要将他们纳入版图,朝廷是没怎么考虑过的,地方离得太远了,就算打下来了也不那么好管理,还不如就当成市场赚赚钱呢。
  不过远的地方不考虑,近的地方还是可以想想的。
  比如说刘彻,他在看到元朝的版图之后,就开始蠢蠢欲动,好不容易才被劝下来。
  版图大是好,可是也要考虑一下民生,元朝能有那么大版图可不是一代君王就能打下来的,而是历朝历代的累积。
  被骂过穷兵黩武的刘彻也就还能按捺住自己扩大版图的心,转而发展生产,打算等国富民强了再来实现他的想法,那时候谁还能有理由阻拦他?
  明明是由盛转衰的时期,西汉愣是因为发展农业和经济还在不停地往上走。
  举国发展农业的力量可想而知,大批量的人才投入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加上有直播课程的教学帮助,西汉的农业技术发展的飞快。
  吃饱喝足之后,普通百姓就有了更多的追求,文化产业也就随之发展起来。
  *秦朝
  嬴政思考许久之后,并没有像两年前之后那样普及教育,唯一普及的大概就是农业知识了。
  在天幕开课之前,他就已经做了很久的传授和普及。
  百姓虽然种地,但是关于耕种的知识却不多,基本上完全靠天吃饭,产量不高。但是在发放了高产粮种,教授了好的种植方法之后,粮食的产量一下就上来了。
  农民虽然没什么知识,但这不代表他们蠢笨,发现不同的种植方法产量不一样之后,更是调动了他们自己思考如何将粮食种好的积极性,不需要朝廷要求,他们自己就上了心。
  除了农业知识,剩下的就是其他方面的教育。
  对于到底要不要继续进行愚民政策他思考了很久,最后学着后世开设了学校,还把天子门生那一套学了过来。
  只要是他开设的学校教出来的人通通都是他的学生,通通只能忠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