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43章
作者:阿不不知道      更新:2025-03-22 10:36      字数:3503
  复兴的是你们的燕国,为什么别人要感到荣幸?月月在一旁幽幽道,即便你们复国成功,也是鲜卑人在皇位上作威作福,于汉人而言又有何好处?
  不等慕容博再次开口,她便看向玄慈道:你们汉人常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按这种说法,契丹人和鲜卑人并无区别。你们这些汉人都觉得契丹人都该死,合该杀光、杀尽。当年我一家甚是无辜,却也惨遭毒手,那么他这个挑拨辽宋关系,妄图渔翁得利获取复国机会的鲜卑人,你们打算如何处置?
  阿弥陀佛,玄慈念了句佛偈,雁门关一事实为你们一家受难,萧月施主何言让老衲先行处置,理应由你们姐弟二人决断。
  哦,在让方丈大师你辨认他身份之前,我已废除了他的内力,月月坦然地将自己对慕容博的处理告知玄慈,之后应该怎么处置他,决定权在你们手中。我没有其他要求,只要最后的处置结果能让我满意就行。
  一直在旁听的玄苦忍不住道:阿弥陀佛。萧月施主,你这没要求可比有要求更难实现。
  月月却道:只要你们秉公处理,又怎会认为我不会满意?玄苦大师,你认识我也有些时日了,可曾见过我提的要求过分过?
  这自然是没有的。
  玄苦也是知道月月本性不坏,才会在这个明明是极为紧绷严肃的场合出言调侃。
  玄慈垂眸静思,并未关注玄苦与月月的对话,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慕容博失去数十年苦练得来的内力,自知无法逃过今日之劫。
  如今慕容氏图谋复国一事已然暴露,他现在只求往昔种种由他一人承担,莫要牵连慕容复。
  他们慕容氏能够蛰伏在姑苏百年,积累复国财富无数,正是因为一个忍字。只要保住慕容氏的血脉不断,待知晓此事的人都离开人世,他们又可以继续筹谋复国大业。
  了解玄慈脾性的慕容博见此时无人关注自己,毫不犹豫地活动自己唯一能动的唇齿,试图咬舌自尽。
  谁知他刚一张口,便被月月点住麻穴,一时间牙齿和舌头均酸麻不已,完全失去了对它们的掌控。
  一时间,另外三人的注意力都随着月月的动作停注在他的身上。
  张着口的慕容博无法言语,更不谈动作。时间一长,他的口腔分泌的涎水便顺着嘴角落下,滴滴答答弄湿了他身上灰色的僧袍。
  此时的慕容博已完全失去了玄慈印象中的丰神俊逸、风度翩翩。
  玄慈见他这番模样,不禁摇头道:慕容老施主,你何必执迷不悟,还是早日悔改吧!
  言罢,玄慈看向玄苦道:师弟,今日你便在这里做个见证,我后面所言句句出自真心,绝无半句妄语。来日若有他人询问,你直答便是,无需任何隐瞒。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月月和萧峰,又道:虽然当年之时实为慕容老施主私心所起,却是老衲带领群豪对你们一家动手,使得令尊令堂殒命。
  玄慈说到这一句时,经过几次相处已清楚玄慈为人的萧峰忍不住想要将自己父母仍然在世一事告知于他。
  对萧峰非常了解的月月当即捉住萧峰的胳膊,不允他开口。
  萧峰经她提示,只能作罢。
  还在忏悔旧事的玄慈并未注意到萧氏姐弟的隐秘互动,继续道:当年一事如何处理,老衲有几分拙见,请二位评析。
  一是此事皆因少林寺而起,老衲误信慕容老施主传信,自是难辞其咎。老衲已决意卸任少林寺方丈之职,之后老衲任由二位处置。
  二是雁门关一役牵扯甚广,除老衲和丐帮汪剑通帮主、止观寺住持智光禅师外,大宋参与此事的江湖豪杰全部殒命。虽然他们是死于萧远山老施主之手,起因却是慕容氏一己之私。鲜卑慕容氏于中原汉人之地蛰伏百年,只为复国,此事需得广而告之,以令所有汉人警觉在心。
  老衲准备广邀群豪前往少林,将此事公布于众,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月月与萧峰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有何不可!
  他们当然知道那死于萧远山之手的十八人的亲友知晓当年真相,决计只将怒火对准罪魁祸首慕容博。毕竟亲手杀死他们亲人、挚友的是萧远山。
  但是以他们的武功,又何惧这些人的挑战!
  既然玄慈敢放弃自己颜面,将此真相宣扬出去,他们岂有不应之理?
  --------------------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出自《天龙八部》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雁门关契丹人40
  少林寺广邀天下英雄于九月初二前往少林寺一事迅速传遍江湖。
  知晓当年契丹武士妄图夺取少林寺所藏武功秘籍一事的各路英雄, 更是收到了前往他处的少林弟子专门送去的帖子。
  慕容博编出来的这条假消息于宋国干系重大,玄慈自然不会只邀请二十人参与此事。
  参与雁门关一役的二十一人是第一批,从雁门关至少室山沿路, 他们还安排了四批人手埋伏,确保能够在慕容博传讯中所说的那群契丹武士到达少林寺前将其诛灭。
  所以说二十六年前萧家四口的探亲路本就是一条九死无生的路。
  在雁门关外埋伏的二十一人幸也不幸,他们按照计划顺利地与萧家四口相遇, 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了阻止了萧远山及其亲属、手下踏入雁门关。
  若萧远山真如慕容博传讯那样,是带领契丹武士前往少林寺夺取藏经阁所藏的武功秘籍,那么他们这些人的牺牲倒也值得唱一曲壮士悲歌。
  然而血战结束后,幸存的玄慈、汪剑通、智光三人回忆当时的种种情况,又拓印了萧远山刻在石壁上的绝笔为佐证,得出了玄慈从慕容博处得到的消息为假的结论。
  被安排在雁门关设伏的江湖好手死伤惨重,又确定并无契丹人前往少林寺夺取武功秘籍,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蹲守在后面四处关卡设伏的江湖好手只知前情,对具体的情况却是不了解的。
  然而这一次为了将慕容氏之阴谋广而告之,玄慈自然会将二十六年前多多少少参与此事的江湖豪杰尽数邀请,以证明自己所言无差。
  *
  九月初二, 即雁门关一役发生之日, 江湖群雄齐聚少林寺,玄慈站在少林寺威严肃穆的大雄宝殿之前, 将尘封二十六年的过往告知在场众人。
  对于他轻信他们之错,玄慈没有隐瞒半句。而慕容博之责任,玄慈也不会为他遮掩。
  月月和萧峰坐在大雄宝殿旁的高大的柏树上,静静地看着得知真相的众多江湖人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玄慈所为并无错处, 守护藏经阁内的武功秘籍才是顶顶要紧之事。
  但凡慕容博所传消息有一分为真, 而他没有做好准备,岂不令武功秘籍被夺, 增强辽国兵力,使得大宋黎民百姓受苦?
  更何况错杀几个契丹人又有什么问题?凡是契丹人都该死,死一个大宋便少一个敌人。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这些人多数是当年于雁门关一役命丧萧远山之手的那十七人的亲友。
  若他们的亲友真是为了堵截前来夺取武功秘籍的契丹武士而死,那倒堪称一句死得其所。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是死于妄图复国的鲜卑人后裔慕容博的设计之下,死得冤枉至极!
  在场的江湖中人都是汉人,他们或许没有亲自面对异族的袭击,却也对他们的残忍有所耳闻。亲手杀害他们同胞的是契丹人,设计此事的是鲜卑人,这两方都是异族,他们对他们都没有半分好感!
  这其中或许有些曾经与慕容博,甚至与他的儿子慕容复交好的江湖人没有那么激愤,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也不敢将自己的情绪表露半分。他们只在心里琢磨,此间事了慕容复若是流离失所,他们可要帮扶一二。
  倒是没有人怀疑玄慈所言会是假话。
  一是玄慈不提,许多人根本不知此事。
  二是玄慈作为少林寺的方丈,又是江湖上公认的得道高僧,他的江湖威望甚高,所言自是令人信服。
  三是旁边还有同样江湖威望极高的丐帮帮主汪剑通和天台山止观寺智光禅师在旁边证明玄慈所言句句属实。
  最出人意料的是,这中途竟跳出了一个自称赵钱孙的人,他亦是参与雁门关一役中的一员,也是玄慈三人在战后为同伴收敛尸体时少了的那具尸体。
  原来他当时并未死在萧远山手中,只是被他怒发冲冠、血腥暴虐的模样给吓晕了。等他醒来,眼前全是倒在地上已经死去的同伴,吓得他慌慌张张逃离,没有与玄慈三人相遇。
  此后他绝口不提自己参与过雁门关一役,自此隐姓埋名,不愿被玄慈等人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