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31章
作者:竹里人家      更新:2025-04-03 11:37      字数:3993
  
  她的手艺是贵,可在现在并不推崇传统手艺的市场下,是否值钱、或者是否能卖的出去都不一定,既是如此,还得另辟蹊径。
  眼前的商店就是一次机会,专售给外国人的商店,简直就跟专门给她安排的机会一样,冉佳仪心动了。
  钱货两讫,这一次的交易就算结束了。
  售货员喜滋滋的看着手里的外钞,等店长回来看见了,指不定得多高兴呢。
  -
  无声观望了一会儿,冉佳仪有意搭话。
  姐姐,这店平时接触的都是外国人啊?一副惊叹的样子。
  售货员便也露出了骄矜自豪的神情,那可不,我们都可是替国家挣外汇的呢。
  冉佳仪做出羡慕的样子,姐,我看你们这里也有卖刺绣的,是找的老师傅做的吧?
  售货员这才发愁起来,她们店里卖的就是华国的传统工艺,哪卖的是技术、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可再悠久也耐不住这形式不如人啊。
  且说前几年开始华国面上就不兴这些手艺了,还差点被打成了封建毒瘤,这时候别说找个绣娘,就是找个裁缝师傅都不容易。
  现在店里卖的还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绣的,只是因为上了年纪眼神不好,这阵子做的刺绣越来越少不说,连质量都下降了不少,店长一直为这个发愁呢。
  今天店长出门,就是打听到一个绣娘的消息,去请人了,只是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售货员想到这里,又是一声叹息。
  得,也别姐啊姐的叫了,我叫卢秀兰,你要不嫌弃喊我一声秀兰姐就行。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冉佳仪也不扭捏,一声秀兰姐当即就出来了,我叫李婉茹,是下面县里的,秀兰姐不嫌弃叫我婉茹就行。
  售货员听着,却突然有了疑问,下面县城里的,还带着绣的帕子过来,这是干什么的都不用多想。
  你带着帕子是来?虽有猜测,但是卢秀兰还是试探着问。
  冉佳仪见对方终于开了窍,面上故作发愁,不瞒秀兰姐,我是家里日子不太好过,才想带着绣活看看市里的供销社收不收这些的,没想到被人群挤进了店里。
  卢秀兰当即就是一喜,这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人都自动送上门了,要是还不把握住,那她卢秀兰就是一个大傻瓜。
  婉茹妹子,是这样的,你看你的帕子是卖供销社也是卖,卖我们店里也是卖,我保证我们给的价格肯定比供销社高,你不如干脆卖我们这算了。
  冉佳仪有点迟疑:卖供销社那是卖给公家,不犯规的,卖给你们不会是投机倒把把。
  卢秀兰一直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的,这会儿听见质疑,顿时一股怒火就来了:我们店哪里比不上那供销社了,我们给国家挣外汇,可光荣着呢,都是为国家服务,可不是什么投机倒把。
  冉佳仪本来就是试探一下,哪里想到对方的回应如此激烈,当即不敢说什么了。
  卢秀兰这才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婉茹妹子,没吓到你吧,我就是一时生气,我们都是正规店,跟那供销社一样的,不信你等我们店长回来再细细说。
  冉佳仪看着已经偏西的日头有些为难,这会儿已经中午,回去县里的车在下午3点钟,她还想去逛逛市里呢。
  卢秀兰似是看出了她的为难,体贴的道:婉茹妹子,你是还有事吧,要不你留个联系方式给我,要是需要我再找你。
  这会儿可没有手机电话什么的,就连固定电话都是极为少见的,说是连个联系方式,也就是留个可以联系的地址。
  保险起见,冉佳仪留下了厂子里的地址,自家的地址却是不好透露出去的。
  就这么告别了卢秀兰,冉佳仪拿着瘪瘪的包裹再次出发,这一次她的目标是市里供销社。
  -
  卢秀兰看着人离开的背影很是兴奋,可是很快,就跟想起了什么似的,脸上出现了一片懊恼。
  完了完了,店长今天就是出去找人的,要是找到了,店里可就不需要其他人了。一时间卢秀兰又是苦恼极了。
  冉佳仪不知道粗心大意的卢秀兰忘记了最重要的一茬,好在她也没有把希望全放在这里,还想着去供销社试试。
  市里的供销社不是小县城里可比的,不说别的,光是鹤立鸡群的那三层小楼就可以看出来,冉佳仪自觉颇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好在兜里的钱票给了冉佳仪无限勇气。
  大踏步进了店里,冉佳仪顺着人流,一个个点逛起来。
  原本冉佳仪在小县城过得那般贫瘠的生活,便也以为这个时代就是那样的,可是,到了这里,冉佳仪才发现不是。
  这里有各种各样彩色的糖果,有颜色鲜艳的各色衣裳,还有牌子的手表自行车,就连收音机裁缝机在二楼的角落也各有一台。
  想想也是,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其实已经很先进了,据冉佳仪所知道,现在很多后代的电器在这时候都已经了雏形,只是因为资源的限制数量较为稀少、并未进入到普通人家罢了。
  冉佳仪本意也不是来买东西的,对大多数物品也只是一眼即过,只是在缝纫机上多停留了片刻,只是知道那不是现在的自己买得起的,也只得做罢。
  最后,冉佳仪逛了一圈,等到纺织布料类柜台的人逐渐少了,这才走过去。
  柜台前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坐在柜台后一心一意织毛线衣,冉佳仪绕着柜台转了一圈也没有抬头。
  这个柜台卖的东西不少,有简单的布料、毛线团,针头线脑更是少不了,至于成衣是在另外一个柜台的。
  冉佳仪仔细找了找,最后才在这个柜台的左下角看到了一个叠帕子,看做工并不是多精致,冉佳仪问了问柜台的大姐,得知是五毛钱一只后,不觉丧气。
  按照她绣帕子的工夫来说,五毛钱可并不划算,可要是也绣这么简单的,那就太浪费时间了,也不符合冉佳仪一开始的期望。
  最后,冉佳仪只得去买了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之后,就离开了供销社。
  离开的冉佳仪不知道,不过她离开一会儿,就有人来到供销社找她,要是她在的话,定会认出其中一人正是刚才店里的卢秀兰。
  此时,卢秀兰正一副焦急的表情对着身边的人说着什么:刚才那姑娘说是要来供销社的,也不知道走没走。
  她身边是以为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正是店里的店长,他今天出去本是打听到了一位刺绣大师的踪迹想去请人的,结果压根就没见到人。
  回到店里,才知道有一位有手艺的姑娘来过,当即就急不可耐的拉着卢秀兰过来认人。
  可惜的是,到底差了一点时间,这一趟注定白跑。
  -
  卢秀兰跟着失望的店长回到店里,两人坐在柜后齐齐叹气。
  卢秀兰试图安慰:店长,没关系的,我找她要了住址,等过两天咱们再去找找。
  奔波了一天的店长疲惫的点点头,对多跑、少跑一趟已经无所谓了,索性他跑了这么多趟无用功,也不差这一次。
  等到下午五点,店里准时关店,两人盘点着近几日唯一的进账,那闪亮亮的外汇此时变得分外的喜人。
  卢秀兰美滋滋的将其收进最下方专门收纳外汇的存钱罐里,锁好后将两把钥匙给了店长一把,这才安心下班。
  店长,我就先走了,你也早点下班吧。卢秀兰欢快的打着招呼离开了,只剩下店长一个人满肚子愁绪。
  其实店长一直这么热衷于找传统的手艺人,不只是因为想要挣外汇,更是因为他心里一直憋了一口气。
  明明他们华国有着那么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比几百年历史的外国人不知道长了多少,可偏偏因为华国刚刚建国还很弱小,很多时候不免心虚气短。
  就比如他们这个店,明明是为了挣外汇开的,可是他们店里卖的东西都是什么
  国家花高价从别的国家买回来的巧克力、糖果乃至手表,他有时候看着那些外国人专门进来买这些就生气,这跟华国跟外国兑换外汇有什么区别,就落一个名头好听,实际呢,还是华国吃亏。
  店长读过历史,他知道在很久以前的华国,那时候拿简单的茶叶、瓷器、丝绸就能换回来大量的金银珠宝,他希望这家店也能做到这样,可惜的是,梦想很美好,做到却很艰难。
  就说最简单的丝绸刺绣,都难以找到真正传承工艺的老师傅。
  店长很是痛心,为自己的店,也为了华国几千年的传统。
  --------------------
  竹里: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很多东西都会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固然可惜,但是我们只能顺着长河往前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努力去挽回、去拯救。一个是理性的思考,一个是感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