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3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更新:2025-04-03 11:37      字数:3796
  
  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呢?
  一开始,父亲去世,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很是伤心,尤其他们两个大的又是男孩,几乎就是在父亲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一家人也曾经有过温馨和乐的日子。
  但是,父亲去了之后,一开始是伤心,可等到后面被贫苦的生活逼到那个地步之后,也就不得不多了很多心思。
  母亲夜以继日的干,似乎是要拼了命去,而他们依旧还是那棵大树保护下的小树,因为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所以一直没有长大。
  然而等到有一天,头顶的大树突的就不能替他们遮去狂风暴雨,或许是风雨太大压弯了大树的枝丫,也或许是大树太累了无力支撑,总之,他们就突然暴露在外面的世界里。
  林建军冷眼旁观大哥去下乡,然后很快轮到了自己,看着母亲的神色一点点冷硬下来,林建军也说不清自己心内是何感想。
  不过一切在今日都要就此终结,至于以后一家子该怎么走下去,起码也是他下乡回来之后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林建军神色更加黯然,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回来的那一天。
  冉佳仪不知道自己不过一转身的工夫,林建军就想了这么多,不过就是知道,也不在意就是了。
  被辜负的人从来都不是她,而是原主,至于原主到时候回来会不会原谅,就都是原主的事情,横竖她不插手。
  -
  如此这般,林家又安静了几天,所有人都在焦心的等待着,既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以免再苦苦等待,另一方面又希望晚点再晚点,好让他们多准备一点。
  只是时间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人们是焦急还是期待,时间总是按照它既定的步伐一点一点往前行去。
  不早不晚,十天的时间终究还是逐渐过去。
  八月二十五日,是林建军下乡的日子。
  因为要送他去火车站,冉佳仪特地和厂子里请了假,一大家子一起去送林建军。
  这会儿下乡的人还不是特别多,车站里人流量不多,一点不似去年林建党下乡时候车站的拥挤人潮。
  但谁都知道,过不了多久,这里就将重复去年的场景,成片的知青占满候车大厅,每辆来往的火车上都满满当当全是知青的身影。
  一路的氛围很是沉默,几个小的也难得安分下来。
  等找到了林建军被安排的那辆车,冉佳仪提着行李将人送到座位上。
  即将转身之际,冉佳仪还是叮嘱了一句:下乡后好好照顾自己,跟身边的人处好关系,有什么困难写信回来。
  林建军听着耳边母亲久违的絮叨,心里不但没有以前的厌烦,反而还颇有种怀念的感觉。
  嗯,妈,我会的,你在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话出口,林建军就是一愣,以前他都是出于被关心的角色,哪里有过主动关心母亲的时候。
  到底性子内敛,说了这么两句也就没了。
  没一会儿,来回走动的售货员开始催促不坐着的乘客下车,冉佳仪便又顺着人流下了车,就那么和几个孩子一起在车外目送车门关上、渐渐远离。
  这会儿送人离开的还可以在站台送别,不似后世,进站就要安检,这就使得离别的气氛更加浓郁起来。
  一大三小闷闷不乐的从车站出来,看着车站上那破旧的江安站三个大字,心中不免更是怅然。
  林家的气氛因为再次少了一个人而更加沉寂了几分,三个小的仿佛也明白了什么一般,不再如同往日一般打打闹闹。
  只是离开的人走了,留下来的人日子还得继续过。
  冉佳仪依旧是在厂子里工作之余,继续给市里供货。
  时间很快再次来到了九月底。
  十月是华国成立的日子。
  听郭店长说,今年上面有意办一届隆重的庆典,届时市里会举的不少活动,到时肯定会吸引不少外国友人前来访问,因而需要的货量也比较大。
  冉佳仪被郭店长提出的量所惊讶,一时间也无心挂心林家的这些素琐事,一心一意的赶着活计。
  至于剩下来的三个孩子,两个小的还不懂那么多,也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忧愁,除了家里的家务活多的有些烦人外,也没有其他烦心事,但这也不算什么,毕竟他们别的不多就时间最多。
  倒是老三林建慧,或许是吸取了上面两个哥哥的建议,几乎是在林建军离开后消停了没两天就又开始活络起来了。
  这种活络也不是在家里,毕竟林家一穷二白的,再费心也得不到什么。
  这种活络体现在外面,虽然不是在眼皮子底下,但是冉佳仪在家里也隐隐有所耳闻。
  -
  无他,林建慧实在是太招摇了。
  这个时代,一方面思想极为开放,父母亲情、夫妻情谊、师长恩义,皆可以败于举报之风下,可另一方面,固有的保守思想作祟,虽然自由恋爱的风气已经吹起,但到底少见,且容易被人非议,因而更多的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现在,林建慧为了不下乡,显然是放开了。
  林家家庭条件不太好,可林建慧到底是高中毕业,在这小县城里也算是出众的了,以往追求的人也不少,但是林建慧一个都看不上。
  在学校里,她接触的人太少,层次也太低,林建慧自觉自己配得上更好的。
  可惜的是,更好的男生看的不止是人的条件,更多是家庭条件,像是她家这种寡母带大、还有四个兄弟的,几乎不在人家的选择名单里。
  林建慧原本也是不着急的,可是现在形势却由不得她。
  单是大哥、二哥接连下乡,就可以预见自己之后的命运。
  下乡,林建慧是不愿意的,她打小在城里长大,简直不敢想象,乡下是什么样子的地方,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她连做梦梦见都会惊醒的噩梦。
  所以,她得尽快给自己找个出路。
  女子么,最大的出路不就是未来的夫家,林建慧想的很清楚,只要嫁人了,她就可以避免下乡的命运,要是嫁人之后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只是,愿意的人也难找,这年头工作含金量高,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收入,是一家子几代的铁饭碗。
  故而工作基本就是父母传给儿子,好一点的甚至是爷奶传给孙子,买卖工作的尤其少见,传给儿媳的也很是少见,毕竟这年头家家户户孩子都多。
  林建慧虽然心急,但没有放弃挑拣的要求。只是这样一来,进度就慢了。
  而且,因为林建慧在面对追求人的时候,将话说的明白,有些话也就传到了冉佳仪的耳朵里,其中也不乏一些难听的话。
  譬如什么:女孩子不知道检点啊啊,水性杨花啊之类的。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当着人家亲妈的面说出这些话的,只是叫冉佳仪听见了必定得唾人家一口,再把人家赶得远远的。
  尽管冉佳仪心内对这几个孩子的秉性都持怀疑态度,但在这方面冉佳仪还是相信林建慧的,主要林建慧自己就不是个笨的,说些暧。昧的话有可能,但真的做出什么她是不敢的。
  女子存活于世本就比男子艰难些,而且这个年代对于女子清白也是十分看重的,婚前失贞虽然不会跟以前一样被浸猪笼,但想要嫁个好人家却是难了,就是未婚夫妻、婚前偷吃禁。果那也是会被夫家的人瞧不起的。
  林建慧不是个短视的,万万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冉佳仪虽然对林建慧有信心,但是到底还是在林建慧归家时多嘱咐了几句,林建慧听了后神色晦暗不明,只是低低应了声。
  母女俩并不交心,多的冉佳仪也说不出来,尽到做母亲的应有的责任就好。
  -
  时间过得实在很快,九月到年底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
  四个月的时间里,林家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那就是林建慧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男朋友,互相见过家长的那种。
  林建慧的男友也是县城里的人,名叫程浩中,父母都是隔壁钢铁厂的职工,本人接的是家里爷爷的工作,现在在钢铁厂做一个小干事。
  这样的条件可是说是非常好了,家里三个职工,程浩中是独生子,下面只有一个妹妹,可以说,未来这家都是男孩的。
  冉佳仪看的出来,林建慧对这个对象很是满意,只是与之相对的,就是程家人对林家条件的嫌弃了。
  五个孩子的家里,竟然只有一个母亲是厂子工人,不用多想就可以想象其家里的拮据。
  可程家父母再不满意,也架不住自家儿子喜欢,两人看上眼了,做父母的也只能认了,只是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要看紧了儿媳妇,不能叫儿媳妇贴补娘家。
  这点小心思,程家未曾想过遮掩,林建慧不在意,冉佳仪更是不放在心上,倒叫程家人讨个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