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36章
作者:竹里人家      更新:2025-04-03 11:42      字数:3905
  
  于是乎,听到这个消息,几人被压抑已久的野心不由得再次蓬勃,就如遇到春风的野火。
  -
  时隔多年,几枚埋在地里多年的钉子再次恢复了活动,悄悄打探起来。
  皇帝当年做的隐蔽,曹贵人更是把这个秘密深藏心中,几人正常来说查不到什么,架不住冉佳怡遣人将线索主动送上门。
  本以为碰碰运气的几个王爷,惊喜程度完全不亚于天上掉馅饼。
  循着线索一路搜寻,最后,几个王爷得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
  宫里的那位公主,压根不是皇帝的血脉,没有狗血的爱恨情仇,也没有在大胆狸猫换太子的宫妃,一切不过只是皇帝的盘算,一场为了遮掩自己不能生丑闻的把戏。
  可笑他们竟然被欺骗了这么多年,也难怪他们那便宜弟弟好好的皇帝不做,跑去修道,怕是愧对列祖列宗吧。
  也是父皇眼瞎,那么多个儿子,偏偏挑了个不能生的,也不知在地底下怎么跟先祖交代。
  不过,这个对皇帝来说略显耻辱的消息,对他们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把便宜弟弟从皇位上拉下来是没戏的,他们清楚这一点,但自己上不去,自己的儿子能上位也很不错,皇帝的父亲,不就是妥妥的太上皇,没毛病。
  于是,在几位王爷的推波助澜下,皇帝不能生的谣言愈传愈广,俨然有弄假成真之势。
  皇帝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气愤的不得了,但这种事言语压根解释不清,只有用事实来证明,否则几年前他也不用弄个假公主来消除谣言。
  如今谣言再起,他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有一个儿子,那么将永远得不到安宁,每次一想到,他就恨不得永远缩在小小的道观里,不用去面对任何人。
  皇帝能想到的还是老一套,让宫妃假怀孕,然后从宫外抱一个男娃回来,至于以后皇位的归属,他已经想不到那么多了。
  他有意让身边的人去宫外先寻找几个刚怀孕的女子,但奇怪的是,自己的人只要一出去,就会被人跟踪,根本做不了这些隐秘的事,再一调查,跟踪的人是自己的便宜皇兄,哪里还有不清楚的。
  这下皇帝傻眼了,他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发展。
  几个王爷却是陡然兴奋起来,若说先前还有几分质疑,那么现在是一点没有了,公主也就罢了,皇子可是能继承皇位的,自己能生又怎么会去抱个假的来。
  搜集了当年的证据,几位王爷在一个秋日的清晨,带着一种皇室宗亲,直逼皇宫,一路招摇到了皇帝修行的小道观。
  太后与冉佳怡这个皇后得到消息赶紧赶来,却也只能任由事情发展。
  谁也没有想过,皇帝竟然真的不能生。
  看着皇帝面色变得煞白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清楚,这恐怕是真的。
  那个孩子,是怎么回事?太后有些艰难的开口。
  不等皇帝回答,几个王爷就笑嘻嘻代替他回答了,那可是皇兄从外面抱来的,真真可怜,这么小就要跟父母分别。
  这话就纯粹是故意扎人的,一个女娃,父母既然愿意给了人,能在皇宫长大就是天大的福分,只有占便宜的份,也就更显得恶心人。
  你们想干什么?沉寂已久的皇帝,眼中冒出了熊熊烈火,似要焚烧一切。
  王爷们却丝毫不怕,依旧笑的开怀,眼前这一幕,足够他们排解掉过往那么多年的怨气和不干了。
  我们想让皇兄,过继个儿子。
  --------------------
  第490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过继?皇帝似笑非笑看过来, 眸中有着讽刺与不甘。
  虽说过继是早已打算好的事情,可自己主动施舍与被逼接受,到底不同。
  就在气势紧绷之时, 皇帝突然笑了起来, 哦, 过继,朕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你们一个个都那么多儿子, 朕该过继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顿时震住了在场所有人。
  对啊,几位王爷后知后觉意识到,逼着皇帝过继又如何, 要是自己的儿子没被选中,反而被其他人的捷足先登, 安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别看几位王爷此次沆瀣一气, 早前争夺帝位的时候也是争红了眼,彼此间都没留过情面,也是此朝有了共同的敌人,这才能够团结一致逼到皇帝跟前。
  这会儿反应过来,便对彼此有了防备的感觉, 生怕其他人的儿孙被选中,占了这天大的便宜。
  这种情况下, 皇帝的笑声就显得愈发的突兀与奇怪。
  他心想,可真是一群愚蠢的人啊,可偏偏就是这么愚蠢的人有了子嗣, 任凭自己当初如何受到父皇宠爱、当了皇帝又是如何的勤政爱民, 一心想要做好这个皇帝, 可只不能生这一条便足以抹灭所有功绩, 让自己堕入万丈深渊。
  或许是被皇帝讽刺的笑给刺激了,也或许是想明白彼此之间并不能把对方怎么样,几位王爷再次站到了统一战线上。
  既然皇上没有意见,那么就从我们每一方各挑出一个孩子来吧,至于选中谁,皇上您挑一个最优秀的就行。
  这便是又将皮球踢了回来。反正他们做不了决定,索性让皇上自己选,反正总归得有一个,还能给皇帝找点不痛快,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眯了眯眼,他继续道:几位皇兄说的对,朕登基至今多年无子嗣,便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计,也应当选出一个培养,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见皇帝退步,几位王爷来不及露出欣喜的神色。就对下面一句话惊住了。
  按照先祖们的意志,皇位继承人自当立嫡立长,当年父皇选择朕也是有着这层。如今朕怕是很难再有子嗣,既如此,几位皇兄就将府上的嫡长子送进宫来吧。皇位之事事关重大,几位侄子还是进宫来接手先生教导,顺便让朕好生考量一阵子方可做下决定。
  这皇帝未免太过贪心,虽然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对嫡长这一说嗤之以鼻,可轮到选定自己继承人的时候,几位王爷未必没有这一层考虑,既是占据天然的大义,也是为两个家族之间的平衡着想。
  故而,他们对自己的嫡长子也是悉心教导,未来很有可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如今皇帝一张口可以称得上是一网打尽,未来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只有一个,可要送进宫的皇子足有五六位,这其中除了能够上位的那一个之外,其他几人将来又将如何自处?
  -
  几位王爷便又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若是送嫡长子入宫去争夺皇位,那么王府的继承人就要另作考虑,而这一行为本身也剥夺了儿子继承王府的权利。要知道,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得去争去抢,可王府继承人的位置却是板上钉钉的。不是谁都愿意冒险去追求一个不大可能的皇位、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王爷位置。
  而若是不送,且不说自己多年的夙愿难以得到解脱,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又有谁真的舍得放弃呢?
  显而易见,这是皇帝给他们挖的一个坑,并且教他们的儿孙也藏了当年他们几兄弟中东皇位的苦楚。更甚至要让他们的儿子敌于树,长与幼产生矛盾。
  试想一下,若是此时嫡长子被他们送进宫,将来却没能争得皇位,回到王府之后又岂会甘心输给其他庶出、幼小的弟弟们。
  至于,将儿子送进宫,不再另培养继承人也不大现实,到底是王府,未来继承人的人品、才学十分重要,平日里的人际往来。为人处事都需要一点点去学习,总不能真挑个草包。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儿子被送进宫之后,也不晓得将来何时才能出宫,几位王爷家中的嫡长子大的有个十来岁,小的则只有三两岁,这样的孩子送进宫少则十来年,多则二三十年都是可能的,这么长的时间教他们如何放心。
  再者,儿子送进宫,皇帝说的好听,请大儒教养,可实际上还不是任由皇帝做主,甚至可能把他们养废,以旧日的恩怨,这些都是皇帝做得出来的,他们可不敢高看这位皇帝的善心。
  所以,归根到底,儿子送进宫去争夺皇位,也就默认他失去了王府继承人的权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下几位王爷都拿不定主意,这不仅仅是牵涉到他们自身,更关系到休戚与共的妻子、妻子的母族、乃至整个王府的将来,必须得好好考虑。
  皇上还请容我们回去好好想想。
  皇帝此时倒也不介意这点时间,颇为大方地道:没事,几位皇兄回去好好想、可得想仔细了,别让将来几位侄儿心生怨怼。
  面上笑嘻嘻,心里不住骂着这位皇帝,真的比猴子还要精明,这赤。裸裸的阳谋,却又让人不得不钻,真是一个叫人焦心的选择。
  几位王爷依次告退,没了外人,皇帝陛下收起了轻松的神情,将手中杯盏狠狠掷向地上,面上阴晴不定,难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