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23章
作者:锁乐      更新:2025-04-06 11:56      字数:3510
  
  二人进了厢房,房内布置倒十分雅致。
  庄姝唤小厮撤了房内的香炉,又叫人打来两盆热水。
  待二人净了手,庄姝见成钰气定神闲地坐在床榻上,不由问道:“阿姊方才会和不与小齐将军说出实情?”
  “没有结果的事,又何必告诉他?说了不过徒填我的烦恼,倒不如不不教他知道。待过了年,他定还要回东越。”
  “可终有一天小齐将军还会知道啊。”
  成钰轻轻一笑,摇着头道:“阿姝,我顾不到那么远,眼下只是不想教他知道,亦不想给自己添麻烦。”
  庄姝闻言只好颔首,道:“阿姊既如此说,妾定守口如瓶。”
  成钰对她感激一笑。
  见她打了个呵欠,便说:“今夜恐怕路上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马车,妾瞧这客栈不错,阿姊不若先在此歇息,待路上通了马车再回宫?”
  成钰的确感觉到了困意,也不矫情,便说:“你也上来一起说罢。”
  庄姝摇了摇头,“殿下恐怕晚些也会出宫,妾在此候着,阿姊睡罢。”
  成钰听罢,知晓他们二人恐还有其他打算便也不再多问,只笑了笑便上榻了。
  她原想同庄姝说说话打发打发时间,不想上了榻不多时便睡着了。
  庄姝见状亦勾了勾唇,替成钰掖了掖被角,起身去了厢房外。
  她与李谡约了亥时在安福门相见,不想如今困在这延寿坊,不知太子可能寻得到她。
  庄姝嘱咐云映和成钰身边的两名女官将成钰照看好,自己则下了楼。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一名着玄色袍,面上戴着一张青面獠牙面具的男子进了客栈大堂。
  庄姝坐在堂中,一眼便瞧出了来人的真实身份。
  戴面具的男子抓起庄姝的手便往外跑起,惊得雁远和长琴高声追跑出来。
  庄姝拉着李谡的衣袖,一面回头看雁远和长琴,“殿下——”
  未有人回应,庄姝心中不由也起了疑心,便放缓了步子。
  李谡察觉到她的异样,停下步子,一手扯下面具笑道:“如何?担心当真有人将你掳走?”
  庄姝虽猜到是他,可真确认了才心安,嗔怪道:“雁远和长琴恐怕要被吓得不轻!”
  李谡依旧笑着,道:“无碍,魏让就在客栈外,待魏让与她们二人说明便无碍。”说罢又拉着庄姝往前走去。
  庄姝不由疑惑:“殿下,咱们去哪?”
  “曲江池,孤带你去看烟火。”
  说罢寻到早就备好的马,二人共骑一骑。
  待到曲江池畔,依旧是游人如织。
  船夫早在画舫前等候。
  今日是个小画舫,但是又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直至上了画舫,庄姝才察觉出异样。
  画舫上装点了各色的花灯,灯罩上所描绘的图案,细看是一女子的各式姿态,或坐或立,或是池边赏莲,又或是灯下看书。
  庄姝喃喃道:“这是……”
  李谡笑而不语。
  “是殿下亲手画的?”一些她只在内室的仪态,惟雁远几个贴身伺候的人知晓,便也只有太子本人了。
  李谡颔首,问道:“如何?阿姝觉得有几分像?”
  庄姝最喜欢的一幅是她抱着宜苓坐在窗前的赏雪,正爱不释手,却见李谡提了一盏灯笼过来。
  灯笼足有他小腿高,“阿姝喜欢那幅?孤最心爱的,确实这幅。”
  说罢将灯笼点亮,便见一扇扇的灯罩所绘皆是元义十七年上元节二人在画舫看烟火的场景。
  李谡抚去庄姝眼角的泪痕,笑道:“阿姝莫要哭了,孤原想让你高兴一些。”
  庄姝颔首,她自是知晓的。
  可心中的情绪却似洪水一般,排山倒海,不可抑制。
  只是最后一扇却是空的,庄姝不由疑惑地看向李谡。
  李谡神秘一笑,待外面响起彻耳的声音,随即传来众人的欢呼,是外面放烟火了。
  二人走出去,只见天空中一道道绚丽多彩的烟火连绵不断。
  火光与巨响齐齐爆发。
  庄姝唇翕动,含笑说了一句甚么。
  李谡未听见,但看她唇语隐约有个猜测,便笑着俯身侧耳倾听。
  庄姝却不再说了。
  李谡拿她无法。
  他方才看到的,分明是她唤了他“三郎”。
  第98章
  即位(正文完)新帝于次年即……
  元义二十五年。
  时值隆冬,三天三夜的大雪落下,邙山被皑皑白雪覆盖,山中显得静谧而幽深。
  邙山宫人来报喜,今年山上又来了一只赤狐。
  圣上听闻后颇有兴致,遂早早让人安排好今年的冬猎。
  临上邙山的前一日,宜苓进书房寻李谡,对他百般讨好,总算从他手中要到了一副崭新的马鞭。
  她抚摸着镶嵌蓝绿宝石的马鞭,简直对其爱不释手。
  去岁她看见阿娘拿着这样一副马鞭便喜欢得紧。
  偏阿娘说她年纪尚小,不许她骑马。
  可阿娘不知,她在姑姑府中的马球场央求姑父抱着她偷偷骑了好几次。
  李谡唤魏让将东冀进贡的马鞭拿来,不忘叮嘱女儿:“此番冬狩,没有你阿娘的允许,不许骑马。”
  宜苓观阿耶神色严肃,话里话外都不愿她违背阿娘的嘱咐,心中略微失落,却也不敢违抗阿耶,更加不敢不听阿娘的话。
  只若是上了山,阿翁一贯宠她,届时她求了阿翁带她骑马,便是阿耶阿娘也不敢违抗阿翁的。这般想着,宜苓不禁偷偷笑了,嘴上倒是十分乖巧地应声道:“阿耶放心罢,我一定听阿娘的!”
  李谡见女儿双眼咕噜咕噜转着,心里不定又在打什么主意,
  轻轻揉了揉她的发顶,道:“不可顽皮,你若不听话,下次即便你求了阿翁,孤也不带你去冬狩。”
  宜苓微微撇着嘴,侧头躲开李谡的手,抱怨似道地唤了一声“阿耶”。
  她将马鞭藏到身后,仰头对李谡控诉道:“这是云映姑姑替我新梳的发髻,京中独一份呢。阿耶可别给我弄乱了”
  又拉起李谡的衣袖宽慰道:“待上了邙山,我听阿娘的话就是了。”
  李谡见她老实了,便也不忍多说,又见她头上两个发髻别致可爱,不由一笑,道:“去玩罢,你阿娘晚些时候回来,记得过来给阿娘请安。”
  “是。”宜苓规规矩矩冲李谡福了一礼,别提多乖巧。
  庄姝晚间回来时,李谡任在宣政殿。
  宫人在外通传,说是小娘子来给良娣请安了。
  庄姝有几分诧异,让人将宜苓带进来。
  她方从宫外回来,正在内室换衣裳,宜苓进来了,上前给她请安,遂在坐榻坐下好奇地望着庄姝问道:“阿娘,姑姑真的生了个弟弟吗?”
  庄姝倒不奇怪成钰产子的消息传进宫,颔首笑道:“是啊。”
  宜苓便歪着脑袋问:“那姑父还会去邙山吗?”
  “你姑父要在府中照顾姑姑和弟弟,今年冬狩便不去了。”
  宜苓微微失落。
  庄姝看她的小模样不禁觉得好笑,道:“怎么,想让你姑父带你骑马。”
  宜苓微张着唇,阿娘是如何得知的?
  庄姝见状不禁失笑,对她招招手,又唤云映将替宜苓新做的胡服拿来,道:“阿娘是五岁时开始学骑马,今年你也五岁了,此番冬狩难得你阿耶得闲,便让他教你骑马罢。”
  宜苓欣喜地望着她,道:“阿娘,我可以骑马了?”
  庄姝笑着颔首,宜苓一头扎进庄姝怀中,道:“太好了,阿娘,我就知道你对我是最好的!”说罢,不禁将小脑袋在庄姝怀中拱了拱。
  李谡进来时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
  恰逢此时庄姝往门口望了一眼,见他回来了,不由笑意加深。
  李谡见状,一面笑着一面摇着头走了进来。
  见宜苓抬起脑袋,头上双髻已经松散,不由笑道:“怎的?你阿娘允你骑马,便不顾你这独一无二的发髻了?”
  宜苓此时哪里还顾得上发髻?亦不理会李谡打趣他的话,只冲他轻轻哼一声,当即求云映替她换上胡服。
  庄姝让尚衣局给宜苓做了三套胡服。
  宜苓性子活泼,又十分胆大,这个年纪最爱总爱顽闹,常常一个下午就将衣服弄脏了。
  宜苓抱着胡服爱不释手。
  云映又捧着两套小披袄进来,拿了一件绯红宝相花纹的披袄替她披在胡服外,云映细心嘱咐:“小娘子若骑马,可千万要当心莫要着了凉。”
  宜苓颔首:“姑姑放心罢,阿耶定会将我照看好的。”说罢看着李谡笑。
  李谡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你这小丫头。”
  宜苓便往他身上靠去,带有几分讨好意味。
  翌日一早,天尚未明,圣上一行便从皇城往邙山赶去。
  雪后大晴,山脚下的雪都融化了,山中却还是雪白一片。